|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论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深度报道含义辨析 | 第12-22页 |
| ·什么是“深度报道” | 第12-17页 |
| ·西方新闻界的界定 | 第12-14页 |
| ·国内新闻学者的界定 | 第14-17页 |
| ·“深度报道”的社会学解读 | 第17-22页 |
| 第二章 从劳动范式到交往范式置换下的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发韧 | 第22-31页 |
| ·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论域对传媒话语范式的影响 | 第22-27页 |
|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思想论域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范式 | 第23-26页 |
| ·从“劳动范式”到“交往范式”的理论置换 | 第26-27页 |
| ·主体意识苏醒下的深度报道的发韧 | 第27-31页 |
| 第三章 文化范式和社会范式共同关照下的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成长 | 第31-44页 |
| ·深度报道短暂的低潮 | 第31-34页 |
| ·进入时代视野的文化范式及其与社会范式共同关照下的中国深度报道的成长 | 第34-36页 |
| ·深度报道的范式解析在文本分析中的延伸 | 第36-44页 |
| ·1985年到1991年以《红色的警告》为个案 | 第36-39页 |
| ·1991年至今以《追问洛阳大火》为个案 | 第39-44页 |
| 第四章 三种范式融合互补中深度报道的嬗变与回归 | 第44-52页 |
| ·深度报道正在发生的变化 | 第44-48页 |
| ·深度报道题材的变化 | 第44-45页 |
| ·深度报道角度的变化 | 第45-48页 |
| ·深度报道本质的回归 | 第48-52页 |
| ·向“深度”的回归 | 第48-49页 |
| ·向“报道”的回归 | 第49-52页 |
| 结语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