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和历史发展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精神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 | 第12-15页 |
一、精神损害的概念和特点 | 第12-13页 |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历史发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 第16-20页 |
第一节 民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 第17-19页 |
一、国家赔偿法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性规定 | 第17-18页 |
二、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渊源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国家赔偿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不足和缺陷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起源与发展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比较法研究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国家赔偿中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第四章 增设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构想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缺失的历史原因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对精神损害给予国家赔偿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国家精神损害的赔偿原则 | 第31-34页 |
一、国家精神损害的物质性赔偿原则 | 第31-33页 |
二、国家赔偿的限制性原则 | 第33页 |
三、在法定范围内,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 第33-34页 |
四、国家主动赔偿与受害人请求赔偿并用原则 | 第34页 |
第四节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受案范围和标准 | 第34-39页 |
第五节 增设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 第39-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