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电一体化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机械子系统建模技术 | 第8-9页 |
| ·伺服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分析 | 第9页 |
| ·伺服驱动子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9页 |
| ·机、电信息交换技术以及虚拟样机设计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全数字化模型 | 第11-25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机械子系统 | 第11-12页 |
| ·伺服子系统 | 第12-18页 |
| ·电机的选择 | 第12-13页 |
|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及数字化仿真 | 第13-18页 |
| ·联合仿真 | 第18-20页 |
| ·仿真及结果 | 第20-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矢量控制原理及其数字化实现 | 第25-4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矢量控制模型 | 第25-34页 |
|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 第25-26页 |
| ·Clark 变换 | 第26-27页 |
| ·Park 变换 | 第27页 |
| ·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 ·Svpwm 理论及其数字化实现 | 第29-34页 |
| ·PID 参数整定 | 第34-41页 |
| ·电流环 | 第34-35页 |
| ·速度环 | 第35-36页 |
| ·位置环 | 第36-37页 |
| ·前馈引入 | 第37-41页 |
| ·仿真与比较 | 第41页 |
| ·结论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模糊自适应PID 参数在线整定 | 第43-50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模糊自适应PID 原理 | 第43-44页 |
|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数字化实现 | 第44-48页 |
| ·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 | 第44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量及模糊化 | 第44-45页 |
| ·模糊控制规则 | 第45-46页 |
| ·去模糊化方法 | 第46页 |
| ·数字化实现 | 第46-48页 |
| ·仿真与比较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