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7-19页 |
1 拟南芥在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7-13页 |
·利用拟南芥研究林木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林木材质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8-11页 |
·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8-10页 |
·次生细胞壁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10页 |
·木质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 第10-11页 |
·林木生殖生长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11页 |
·林木休眠有关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11-12页 |
·拟南芥模型与林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第12-13页 |
·总结 | 第13页 |
2 竹子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竹子出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4页 |
·竹子开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4-15页 |
·分子生物学在竹子分类及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竹子育种有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6-17页 |
·有关竹子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7页 |
·展望 | 第17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竹子T81 同源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 第19-42页 |
1 前言 | 第19-20页 |
2 克隆载体构建 | 第20-3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7页 |
·早竹T81 同源基因克隆 | 第21页 |
·早竹DNA 小提(CTAB 法) | 第21页 |
·DNA 序列PCR 扩增 | 第21-22页 |
·PCR 产物DNA 测序 | 第22页 |
·T-载体构建 | 第22-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早竹T81 同源基因引物设计. | 第27页 |
·早竹T81 同源基因扩增 | 第27-29页 |
·pBS 质粒提取 | 第29-30页 |
·质粒单酶切. | 第30-31页 |
·加T 反应及回收检测 | 第31-32页 |
·连接、转化. | 第32页 |
·T81 基因正反接鉴定 | 第32-33页 |
·早竹T81 菌液测序结果 | 第33-34页 |
3 表达载体构建 | 第34-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pCAMBIA1301 质粒中提. | 第34页 |
·pCAMBIA1301 质粒双酶切获取载体片段 | 第34-35页 |
·pBS-T81 质粒双酶切获取目的片段 | 第35-36页 |
·连接、转化. | 第36-38页 |
·菌落PCR 产物测序 | 第38页 |
·pCAMBIA1301-T81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8-42页 |
·表达载体构建的思路 | 第38-39页 |
·中提pCAMBIA1301 质粒 | 第39页 |
·pCAMBIA1301 载体片段获得. | 第39-40页 |
·T81 基因目的片段获得 | 第40页 |
·连接、转化. | 第40-41页 |
·pCAMBIA1301-T81 菌落PCR 产物DNA 测序. | 第41页 |
·pCAMBIA1301-T81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拟南芥转基因 | 第42-56页 |
1 前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3-52页 |
·拟南芥的培育 | 第43-44页 |
·播种 | 第43-44页 |
·拟南芥幼苗修剪 | 第44页 |
·拟南芥转基因方法. | 第44-46页 |
·转化前农杆菌的培养 | 第44页 |
·经典转基因方法 | 第44-45页 |
·浸花法转基因. | 第45页 |
·转拟南芥种子抗性筛选 | 第45-46页 |
·拟南芥转基因方法改进 | 第46-52页 |
·新型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 第46-49页 |
·拟南芥转基因后培养条件的改进 | 第49-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拟南芥植株苗的培养 | 第52-53页 |
·Jpx 表面活性剂对转基因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农杆菌不同共培养条件对转基因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拟南芥转基因其它一些因素对转基因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