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的仿真计算与检测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页 |
·桥梁结构检测概述 | 第16-21页 |
·桥梁检测的意义 | 第16-17页 |
·桥梁结构检测的方法和流程 | 第17-18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8-21页 |
·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斜拉桥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力学特性 | 第21-22页 |
·斜拉桥的发展现状和常见病害 | 第22-2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斜拉桥的检测与评估 | 第25-37页 |
·斜拉桥荷载试验 | 第25-28页 |
·荷载试验的目的 | 第25页 |
·试验检测的项目 | 第25-26页 |
·斜拉桥静载试验 | 第26-27页 |
·斜拉桥动载试验 | 第27-28页 |
·斜拉桥表观检测 | 第28-29页 |
·斜拉桥几何检测 | 第29-30页 |
·主梁的检测 | 第29-30页 |
·主塔的检测 | 第30页 |
·斜拉索的检测 | 第30-32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索力测试 | 第31-32页 |
·斜拉桥的结构状态评定 | 第32-37页 |
·斜拉桥的结构状态评定要求 | 第32-33页 |
·斜拉桥结构的工作状况评定 | 第33-34页 |
·斜拉桥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评定 | 第34-35页 |
·斜拉桥结构的刚度评定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依托工程实例的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58页 |
·铜陵长江大桥简介 | 第37-41页 |
·工程概况 | 第37页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37-39页 |
·设计与施工要点 | 第39-41页 |
·斜拉桥的有限元计算理论 | 第41-46页 |
·斜拉桥设计理论的发展 | 第41页 |
·有限元方法 | 第41-44页 |
·斜拉桥的有限位移理论 | 第44-46页 |
·斜拉桥的有限元建模概况 | 第46-51页 |
·计算模式的选择 | 第46-47页 |
·桥面系的模拟 | 第47-49页 |
·其它构件和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49-50页 |
·研究现状 | 第50页 |
·用于检测的基准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铜陵长江大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8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简介 | 第51-52页 |
·单元介绍 | 第52页 |
·建模的思路 | 第52-54页 |
·主梁的建模 | 第54-55页 |
·斜拉索及主塔的建模 | 第55-56页 |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56-58页 |
第四章 铜陵长江大桥的检测与评估研究 | 第58-78页 |
·表观检测 | 第58-62页 |
·概况 | 第58-59页 |
·裂纹调查 | 第59-61页 |
·裂缝成因分析 | 第61页 |
·其它显见病害 | 第61-62页 |
·几何线型检测 | 第62-66页 |
·主梁标高测量 | 第62-63页 |
·主梁标高对比研究 | 第63-65页 |
·主梁标高及线型的现状评价 | 第65页 |
·塔顶定位测量 | 第65-66页 |
·塔顶位移现状评价 | 第66页 |
·斜拉索的检测 | 第66-71页 |
·索力测试 | 第66-67页 |
·对比研究 | 第67-70页 |
·斜拉索索力的现状评价 | 第70-71页 |
·结构计算 | 第71-75页 |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71-75页 |
·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5页 |
·铜陵长江大桥的综合评估 | 第75-7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总结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