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第一章 我国基金绩效评估现状与理论发展 | 第6-9页 |
第一节 基金绩效评价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第二节 基金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 | 第7-9页 |
第二章 基金绩效评价的方法回顾 | 第9-21页 |
第一节 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第二节 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及模型的发展 | 第10-21页 |
一、基金绩效评价的风险调整收益分析 | 第10-16页 |
二、基金评价定性因素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三章 国外基金业绩常用的评价体系,及运用时的中国化问题 | 第21-34页 |
第一节 国外先进的基金评级系统 | 第21-29页 |
一、晨星公司的评级系统Morningstar | 第21-26页 |
二、标准普尔的评级系统 Micropal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我国运用这些基金评级方法时遇到的中国化问题 | 第29-34页 |
一、基准组合选择的不一致性 | 第30-31页 |
二、新股配售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 | 第32页 |
四、对基金定性分析的不全面性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构建中国化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我国基金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评价体系的解释 | 第35-40页 |
一、基准的确定 | 第35-36页 |
二、定量分析 | 第36-37页 |
三、定性分析 | 第37-38页 |
四、其他因素的分析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2-47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