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关键词 | 第6页 |
一、什么是感悟力 | 第6页 |
二、培养感悟力的重要意义 | 第6-8页 |
1、培养感悟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 第6页 |
2、培养感悟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 第6-7页 |
3、培养感悟力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 第7-8页 |
三、感悟力的核心是“自悟” | 第8-17页 |
1、“自悟”与自信 | 第10-12页 |
2、为“自悟”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 第12-14页 |
3、加强“童心”教育,使学生乐于“自悟” | 第14-17页 |
四、培养感悟力的一般方法 | 第17-35页 |
(一) 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始 | 第18-22页 |
1、调动各种感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收罗信息,全面地感知生活 | 第18-19页 |
2、“感知”需要高尚的人格,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 | 第19-22页 |
(二) 思考是培养感悟力的关键环节 | 第22-30页 |
1、训练直觉思维 | 第24-27页 |
2、训练求异思维 | 第27-29页 |
3、训练批判性思维 | 第29-30页 |
(三) 培养感悟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 第30-35页 |
1、感悟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持之以恒 | 第30-32页 |
2、勤于笔耕,感悟力在不断的实践历练中得以提升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