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现状与评价分析 | 第9-18页 |
(一)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现状概述 | 第9-11页 |
(二) 与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相关的现有法律规范的评价分析 | 第11-18页 |
1、法律功能作用的评价分析 | 第11-14页 |
2、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 | 第14-18页 |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问题与立法的现实条件分析 | 第18-22页 |
(一)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应解决的现实问题 | 第18-20页 |
(二)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现实条件分析 | 第20-22页 |
三、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公约或条约的关系分析 | 第22-42页 |
(一)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国内相关法律的关系分析 | 第22-24页 |
1、《立法法》关于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规定 | 第22-23页 |
2、《立法法》关于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关系的原则规定 | 第23-24页 |
(二)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国际公约或条约的关系分析 | 第24-42页 |
1、国内法关于国际公约或条约国内适用的一般规定 | 第24-25页 |
2、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我国已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的关系分析 | 第25-42页 |
四、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分析 | 第42-45页 |
(一) 目标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分析 | 第42-44页 |
(二) 法体模式的选择分析 | 第44-45页 |
五、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调整对象分析 | 第45-48页 |
(一) 自然科技资源的产权配置 | 第45-46页 |
(二)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行政权干预的制度配置 | 第46-47页 |
(三)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民主权利配置 | 第47页 |
(四)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国有自然科技资源资产化管理规范的配置 | 第47-48页 |
六、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框架结构设计 | 第48-52页 |
(一) 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8-49页 |
(二) 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49-50页 |
(三) 具体框架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1、框架结构 | 第50页 |
2、核心体系的设计 | 第50-51页 |
3、纵向体系的设计 | 第51页 |
4、横向体系的设计 | 第51-52页 |
七、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宗旨分析 | 第52-54页 |
(一) 充分利用自然科技资源 | 第52页 |
(二)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第52-53页 |
(三) 维护共享各方的合法权益 | 第53页 |
(四) 保护自然科技资源安全 | 第53-54页 |
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基本原则体系的构建 | 第54-57页 |
(一) 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 第54页 |
(二)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法的基本原则 | 第54-57页 |
1、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4-55页 |
2、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 第55-56页 |
3、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原则 | 第56页 |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 第56-57页 |
九、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基本法律制度的分析 | 第57-69页 |
(一) 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57-58页 |
(二) 产权制度 | 第58-64页 |
1、物权制度 | 第58-61页 |
2、知识产权制度 | 第61-64页 |
(三) 行政权干预制度 | 第64-66页 |
1、实现自然科技资源公益功能的宏观调控制度 | 第65页 |
2、消除信息非对称的微观管理制度 | 第65-66页 |
(四) 民主权利制度 | 第66-69页 |
1、行政民主制度 | 第67页 |
2、公共服务社会化制度 | 第67-69页 |
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规划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 第69-73页 |
(一)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规划的保障措施 | 第69-71页 |
1、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立法规划的论证工作 | 第69页 |
2、立法规划的协调工作 | 第69页 |
3、立法规划的审批工作 | 第69-70页 |
4、立法规划的实施与调整工作 | 第70页 |
5、立法规划实施的信息反馈工作 | 第70-71页 |
6、立法规划的事后评价工作 | 第71页 |
(二)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规划的政策建议 | 第71-73页 |
1、建立国家发展要素支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法规建设 | 第71页 |
2、建立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需求和实施平台 | 第71页 |
3、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 第71-72页 |
4、建立推动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政策中心和技术支持中心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附件一:植物种质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74-80页 |
附件二:动物种质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80-85页 |
附件三: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85-89页 |
附件四:人类遗传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89-92页 |
附件五: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92-95页 |
附件六:生物标本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95-97页 |
附件七:实验动物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97-100页 |
附件八:标准物质资源共享立法体系图 | 第100-103页 |
附件九: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总体规划图 | 第103-111页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 | 第111-113页 |
博士后个人简介 | 第113-114页 |
后记 | 第114-116页 |
永久通信地址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