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51页 |
·生物降解型聚酯的功能化与亲水性的改善 | 第11-17页 |
·分子链末端或侧基具有反应性功能团的功能化聚酯 | 第11-12页 |
·聚合物亲水性的改善 | 第12-16页 |
·亲水性聚醚链段的引入 | 第12-14页 |
·含有亲水性功能单体的聚合 | 第14-16页 |
·聚合物结构功能化 | 第16-17页 |
·蛋白及多肽类药物可生物降解微粒/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蛋白及多肽类药物的控制释放 | 第18-21页 |
·蛋白稳定性与免疫原性的提高 | 第19-20页 |
·加入碱性无机盐中和微球内酸性微环境 | 第19页 |
·加入水溶性高分子 | 第19-20页 |
·对疏水性载体材料的化学修饰 | 第20页 |
·制备方法的改进 | 第20页 |
·药物突释与释放行为 | 第20-21页 |
·聚合物的性质对蛋白突释行为的影响 | 第21页 |
·分散剂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21页 |
·口服给药—纳米粒子的黏膜免疫 | 第21-24页 |
·纳米粒子作为蛋白及多肽药物载体的特点 | 第21-22页 |
·纳米粒子黏膜免疫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增加纳米粒子胃肠道的寿命—提高黏膜免疫的方法 | 第22-24页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给药系统 | 第24-35页 |
·环糊精的结构及其性质 | 第24-25页 |
·环糊精的吸收、代谢与毒副作用 | 第25-26页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作为药物载体 | 第26-32页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口服给药系统 | 第29-30页 |
·即时释放(Immediate release) | 第29-30页 |
·延迟释放(Delayed release) | 第30页 |
·延长释放(Proloned release) | 第30页 |
·修饰释放(Modified release) | 第30页 |
·环糊精多肽和蛋白给药系统 | 第30-32页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多肽和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31页 |
·亲水性环糊精作为蛋白的增溶剂和稳定剂 | 第31页 |
·亲水性环糊精作为吸收增强剂 | 第31-32页 |
·环糊精靶向给药系统 | 第32页 |
·环糊精聚合物及其药物控制释放 | 第32-35页 |
·环糊精/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包合物的形成及其药物释放 | 第33-34页 |
·固载化环糊精聚合物及其药物释放 | 第34-35页 |
·环糊精用于星型聚合物的合成 | 第35-37页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51页 |
第2章 聚-ε-己内酯-b-DL-丙交酯嵌段共聚物埋植剂体内体外降解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 第51-62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材料 | 第51页 |
·PCL-b-PLA埋植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PCL-b-PLA埋植剂的体外降解 | 第52页 |
·PCL-b-PLA埋植剂的体内降解 | 第52页 |
·PCL-b-PLA特性粘度[η]的测定 | 第52页 |
·PCL-b-PLA降解过程中共聚组成的变化 | 第52页 |
·PCL-b-PLA降解过程中热焓的变化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埋植剂体外及体内降解粘度和失重的变化 | 第53-54页 |
·体内及体外降解的相关性 | 第54-55页 |
·埋植剂降解过程共聚组成的变化 | 第55-56页 |
·埋植剂降解过程中热焓的变化 | 第56-57页 |
·埋植剂降解过程微观结构的变化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3章 β-环糊精为端基聚-ε-己内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62-73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63页 |
·表征 | 第63页 |
·2-位羟基单取代β-环糊精钠(β-CD-Na-1)的制备 | 第63-64页 |
·β-CD-Na-1引发ε-己内酯的聚合(β-CD-PCL) | 第64页 |
·PCL的合成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聚合物结构的表征 | 第64-67页 |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67-68页 |
·聚合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68-69页 |
·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69-70页 |
·PCL链段分子量大小对亲水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第4章 β-环糊精为核星型聚-ε-己内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73-89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74页 |
·表征 | 第74-75页 |
·不同取代度β-环糊精钠的制备 | 第75页 |
·β-CD-Na引发星型聚己内酯的聚合 | 第75页 |
·线性PCL的合成 | 第75-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5页 |
·星型聚合物环状结构的表征 | 第76页 |
·星型聚合物的臂数及其分子量 | 第76-81页 |
·聚合时间和转化率的关系 | 第81页 |
·ε-CL/β-CD摩尔比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81-82页 |
·星型聚合物的臂数对热行为的影响 | 第82-83页 |
·星型聚合物臂数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 第83-84页 |
·SEM和AFM对聚合物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第5章 β-环糊精为核星型可生物降解聚丙交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89-107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实验部分 | 第90-92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90页 |
·表征 | 第90-91页 |
·不同取代度环糊精钠(β-CD-Na)的制备 | 第91页 |
·环糊精钠引发星型聚-DL-丙交酯和聚-L-丙交酯的合成 | 第91页 |
·PDLLA和PLLA线性均聚物的合成 | 第91-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3页 |
·聚合物环状结构的表征 | 第92页 |
·星型聚合物的臂数及其分子量 | 第92-98页 |
·不同NaH/β-CD摩尔比下单体/β-CD摩尔比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98-99页 |
·聚合时间和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关系 | 第99-100页 |
·聚合机理的假设 | 第100-101页 |
·臂数对聚合物热行为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第6章 β-环糊精为核星型聚-ε-己内酯的降解行为及其牛血清白蛋白微球缓释控制的研究 | 第107-122页 |
·引言 | 第107-108页 |
·实验部分 | 第108-11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08页 |
·PCL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8页 |
·聚合物特性粘数[η]的测定 | 第108页 |
·含BSA的星型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108页 |
·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 第108-109页 |
·表面形态 | 第109页 |
·微球BSA含量(载药量)的测定 | 第109页 |
·微球的体外降解速率及BSA释放行为的研究 | 第109页 |
·BSA稳定性的考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109-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8页 |
·空白微球的降解行为 | 第110-114页 |
·微球粒径大小和分布 | 第110-112页 |
·分子量随降解时间的变化 | 第112-114页 |
·BSA微球的体外释放 | 第114-118页 |
·含BSA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形态 | 第114-115页 |
·含BSA微球的包裹效率 | 第115页 |
·含BSA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 | 第115-116页 |
·释放体系对蛋白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2-125页 |
2001-2006年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拟发表情况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