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8页 |
·入侵生物学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生物入侵 | 第14页 |
·生物入侵危害 | 第14页 |
·生物入侵特征 | 第14-15页 |
·入侵种群的遗传学和快速进化 | 第15-16页 |
·生物入侵机制 | 第16页 |
·种群生态学 | 第16-18页 |
·生态学 | 第16页 |
·昆虫种群生态学 | 第16-18页 |
·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分子生态学 | 第18页 |
·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烟粉虱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烟粉虱起源与分布 | 第23-24页 |
·烟粉虱生物型 | 第24页 |
·烟粉虱的危害及寄主范围 | 第24-25页 |
·论文设计 | 第25-28页 |
·立题依据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6页 |
·创新点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烟粉虱生物型鉴定 | 第28-36页 |
·材料 | 第28-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单头烟粉虱DNA提取 | 第30页 |
·琼脂糖凝胶 DNA回收 | 第30-31页 |
·mtCOI分子标记体系 | 第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单头烟粉虱 DNA提取 | 第31-32页 |
·烟粉虱种群mt COI扩增结果 | 第32页 |
·测序结果及 Blast比对 | 第32-33页 |
·GenBank登陆序列 | 第33-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烟粉虱田间自然种群遗传分化 AFLP分析 | 第36-57页 |
·材料 | 第36-38页 |
·北京地区供试昆虫 | 第36-37页 |
·上海地区供试昆虫 | 第37页 |
·山东地区供试昆虫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1页 |
·单头烟粉虱 DNA提取 | 第38页 |
·多头烟粉虱 DNA提取 | 第38-39页 |
·AFLP标记体系建立 | 第39-4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57页 |
·基因组 DNA提取 | 第41页 |
·酶切连接与预扩增 | 第41页 |
·引物筛选 | 第41-42页 |
·北京地区不同寄主烟粉虱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第42-46页 |
·上海地区不同寄主烟粉虱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第46-50页 |
·山东地区不同寄主烟粉虱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第50-54页 |
·北京、上海山东三地区同一寄主烟粉虱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第54-56页 |
·小结分析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寄主胁迫烟粉虱种群遗传分化 AFLP分析 | 第57-66页 |
·材料 | 第57-58页 |
·北京温室寄主胁迫种群供试昆虫 | 第57-58页 |
·方法 | 第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66页 |
·北京温室寄主胁迫种群第五代遗传分化分析 | 第58-61页 |
·北京温室寄主胁迫种群第十代遗传分化分析 | 第61-65页 |
·小结分析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分析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