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建筑腻子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概述 | 第11页 |
·建筑腻子的功能及分类 | 第11-12页 |
·建筑腻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当前建筑腻子的分析及其发展方向展望 | 第13-16页 |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3-14页 |
·发展方向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建筑腻子性能要求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聚合物及其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第19-36页 |
·概述 | 第19页 |
·聚合物 | 第19-25页 |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第25-31页 |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 第25-26页 |
·聚合物在砂浆或混凝土中的改性机理 | 第26-31页 |
·聚合物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聚合物对新拌砂浆或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 第32-33页 |
·聚合物对硬化砂浆或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 第33-34页 |
·聚合物改性砂浆或混凝土的形貌结构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建筑腻子浆体的流变特性 | 第36-47页 |
·概述 | 第36页 |
·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36-40页 |
·基本概念 | 第36-38页 |
·旋转粘度的测定原理 | 第38-40页 |
·腻子浆体的流变特性 | 第40-44页 |
·腻子浆体的流变模式简介 | 第40-41页 |
·腻子浆体的粘度 | 第41-43页 |
·腻子浆体流变模型的选择 | 第43-44页 |
·腻子浆体流变特性的应用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建筑腻子的基本配方 | 第47-55页 |
·概述 | 第47-48页 |
·原材料 | 第48-49页 |
·因素的选择 | 第49页 |
·考核指标的选择 | 第49-50页 |
·最佳配方获取和分析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建筑腻子的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 第55-65页 |
·概述 | 第55页 |
·实验方案 | 第55-56页 |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56-58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粘结强度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建筑腻子的动态抗开裂和冻融循环 | 第65-68页 |
·概述 | 第65页 |
·动态抗开裂 | 第65-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冻融循环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建筑腻子的保水性 | 第68-74页 |
·概述 | 第68页 |
·实验方案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69-70页 |
·实验仪器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纤维素醚的掺量对腻子保水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温度对腻子保水能力的影响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八章 建筑腻子的含气量和气孔率 | 第74-81页 |
·概述 | 第74页 |
·实验方案 | 第74-75页 |
·实验仪器与原理 | 第75-78页 |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实验原理 | 第75-7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8-80页 |
·纤维素醚的掺量对腻子浆体含气量的影响 | 第78-79页 |
·纤维素醚掺量对干燥腻子气孔率的影响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九章 建筑腻子的吸水量和耐水性 | 第81-85页 |
·概述 | 第81页 |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81-83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3-85页 |
·聚合物对腻子吸水量的影响 | 第83-84页 |
·耐水性结果与分析 | 第84-85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5-87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建议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