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民事再审程序概述 | 第14-17页 |
一、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一) 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 | 第14页 |
(二) 民事再审程序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和功能 | 第15-17页 |
(一) 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 | 第15-16页 |
(二) 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历史和现状 | 第17-30页 |
一、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23页 |
(一) 传统伸冤方式及清末、民国再审法 | 第17页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再审制度尝试 | 第17-20页 |
(三) 新中国成立后再审制度的变迁 | 第20-23页 |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现状 | 第23-30页 |
(一) 与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相突 | 第23-24页 |
(二) 指导思想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 第24-25页 |
(三) 再审程序的启动职权主义色彩浓厚 | 第25-27页 |
(四) 再审启动主体、事由过于宽泛 | 第27-28页 |
(五) 再审管辖权不确定 | 第28-30页 |
第三部分 国外民事再审程序的比较分析 | 第30-37页 |
一、法国的非常上诉程序 | 第30-31页 |
二、德国的取消之诉与恢复原状之诉 | 第31-33页 |
三、日本的再审之诉 | 第33-34页 |
四、美国的重新审理程序 | 第34-35页 |
五、结论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 第37-52页 |
一、转变理念指导民事再审程序改革 | 第37-40页 |
(一) 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 第37-38页 |
(二) 重新确立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38-40页 |
二、民事再审程序之完善 | 第40-52页 |
(一) 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程序 | 第40-42页 |
(二) 弱化检察机关的民事再审抗诉权 | 第42-45页 |
(三) 确立再审之诉制度 | 第45-50页 |
(四) 确定再审案件的管辖 | 第50-51页 |
(五) 赋予案外人申请再审的诉权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书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