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大麦论文

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的分子检测和表达分析

中文摘要第1-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0页
 1 大麦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0-16页
   ·世界大麦生产概况第10页
   ·大麦在农业上的作用第10-12页
   ·大麦麦芽品质研究第12-13页
   ·我国大麦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第13-16页
 2 DNA重组技术在品质改良上的应用第16-19页
   ·谷物种子贮藏蛋白基因及其应用第17页
     ·改良淀粉品质的基因工程第17-18页
   ·改良脂肪酸组成的基因工程第18-19页
 3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9-23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第19页
   ·基因枪介导法第19-20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20页
   ·PEG介导法第20-21页
   ·脂质体法第21页
   ·大麦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21-23页
 4 植物硫氧还蛋白研究进展第23-28页
   ·硫氧还蛋白系统第24页
   ·植物硫氧还蛋白种类第24-25页
   ·硫氧还蛋白结构第25页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第25-26页
   ·硫氧还蛋白靶蛋白第26-27页
   ·硫氧还蛋白的功能第27-28页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28-30页
第二章 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后代分子检测及遗传分析第30-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试验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4页
     ·大麦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0-31页
     ·PCR检测第31-33页
       ·引物的设计第31-32页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第32页
       ·PCR产物的电泳分析第32-33页
     ·PCR-Southern杂交检测第33-34页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3页
       ·杂交转膜第33页
       ·探针制备第33页
       ·PCR-Southern杂交第33-34页
   ·遗传分析方法第34页
 2 结果分析第34-43页
   ·转基因Harrington的分子检测和遗传分析第34-37页
     ·T_1代PCR检测和遗传分析第34-35页
     ·T_1代巢式PCR检测与PCR-Southern杂交第35-36页
     ·T_2代PCR检测和遗传分析第36-37页
   ·转基因豫啤1号分子检测和遗传分析第37-40页
     ·T_1代PCR检测和遗传分析第37-38页
     ·T_2代PCR检测和遗传分析第38-40页
   ·转基因Franklin分子检测和遗传分析第40-41页
     ·T_1代PCR检测和遗传分析第40页
     ·T_2代PCR检测和遗传分析第40-41页
   ·晋引6号(JY_6)转基因后代的分子检测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5页
第二章 TrxS基因在啤酒大麦中的表达与作用研究第45-6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5-49页
   ·试验材料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49页
     ·实时荧光RT-PCR检测第45-48页
       ·RNA的提取第46-47页
       ·cDNA合成第47页
       ·实时荧光RT-PCR检测第47-48页
     ·Trxh活性测定第48页
     ·大麦种子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和α-淀粉酶抑制蛋白活性测定第48-49页
       ·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测定第48页
       ·大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对α-淀粉酶活性影响第48-49页
     ·蛋白酶活性和贮藏蛋白组分测定第49页
     ·种子吸水速率和发芽势测定第49页
 2 结果分析第49-59页
   ·TrxS基因导入大麦后表达分析第49-51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Trxh活性变化第51-52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淀粉酶、淀粉含量和α-淀粉酶抑制蛋白活性分析第52-54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变化第52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淀粉含量第52-53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α-淀粉酶抑制蛋白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蛋白酶活性和贮藏蛋白含量变化第54-57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蛋白酶活性变化第54-55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贮藏蛋白含量变化第55-57页
   ·转TrxS基因大麦种子吸水速率和发芽势变化第57-59页
 3 讨论第59-62页
第四章 啤酒大麦转TrxS基因品质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第62-7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2-63页
   ·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农艺性状分析第62页
   ·转TrxS基因大麦麦芽品质分析第62页
   ·TrxS基因漂移研究第62-63页
   ·大麦优异种质创育第63页
 2 结果分析第63-68页
   ·转TrxS基因大麦农艺性状研究第63-64页
   ·转TrxS基因大麦麦芽品质性状分析第64-66页
   ·TrxS基因漂移研究第66-67页
   ·大麦优异种质的创育第67-68页
 3 讨论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84页
英文摘要第84-87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撑向量机及其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权力—权利系统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