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丰富高职课程理论 | 第11页 |
·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出特色 | 第11页 |
·有利于强化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6-17页 |
·课程 | 第17页 |
·能力本位课程 | 第1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职课程职业性突显的依据 | 第19-26页 |
·高职课程职业性解析 | 第19-23页 |
·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 | 第19-20页 |
·课程目标的定向性 | 第20-21页 |
·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 第21页 |
·课程结构的实践性 | 第21-22页 |
·课程实施的多端性 | 第22页 |
·课程评价的社会性 | 第22-23页 |
·加强高职课程职业性的动因 | 第23-26页 |
·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的需要 | 第23页 |
·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 第23-24页 |
·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引导 | 第24-26页 |
第3章 高职课程职业性的国际借鉴 | 第26-33页 |
·世界高职课程的演进历程 | 第26-28页 |
·发达国家高职课程职业性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28-30页 |
·美国的社区学院 | 第29页 |
·德国的高职教育 | 第29-30页 |
·发达国家高职课程职业性的启示 | 第30-33页 |
·社会各界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 第31页 |
·课程中实践环节多 | 第31-32页 |
·课程的多样化、弹性化 | 第32-33页 |
第4章 我国高职课程职业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3-46页 |
·我国高职课程的发展历程 | 第33-36页 |
·近、现代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演变 | 第33-35页 |
·改革开放以后高职课程的发展 | 第35-36页 |
·我国高职课程职业性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课程开发很少企业参与 | 第36-37页 |
·课程内容知识本位 | 第37页 |
·职业能力培养不力 | 第37-39页 |
·加强我国高职课程职业性的对策 | 第39-46页 |
·吸收企业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合理定位职业性课程目标 | 第39-41页 |
·加强课程整合工作,完善职业性课程结构 | 第41-42页 |
·强化实践课程,确保职业能力培养 | 第42-43页 |
·增进教师职业素质,提高职业性课程的实施能力 | 第43-44页 |
·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性课程评价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附录 B 美国西斯敦—瓦皮顿社区学院计算机系统技术专业应用理协士学位课程 | 第52-53页 |
附录 C 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