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论清末出洋考察宪政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2页
   ·选题缘起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清末出洋考察宪政概观第12-21页
   ·第一次出洋考察概述第12-16页
     ·出洋考察前夕的国内政治背景第12-13页
     ·第一次出洋考察经过与情况第13-16页
   ·第二次出洋考察概述第16-19页
     ·出洋考察前夕国内政治背景的变化第16-17页
     ·第二次出洋考察活动情况第17-19页
   ·出洋考察宪政的目的与态度评析第19-21页
第三章 出洋考察对清末宪政的推动第21-30页
   ·对朝廷上下达成立宪统一意见的推动第21-22页
   ·对预备立宪上谕发布的推动第22-24页
   ·对《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推动第24-25页
   ·对预备立宪活动的全面推动第25-30页
     ·官制改革的启动第25-27页
     ·宪政编查馆的设立第27页
     ·资政院与诸议局的活动第27-28页
     ·地方自治的筹备第28-30页
第四章 出洋考察与清末宪政模式的选择第30-38页
   ·宪政模式概述第30-31页
   ·立宪激进派与革命派的不同宪政主张第31-33页
     ·资产阶级立宪激进派的主张第31-32页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第32页
     ·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第32-33页
   ·出洋考察对清末宪政模式选择的影响第33-38页
     ·考察大臣的宪政模式主张第33-34页
     ·宪政模式选择的出发点第34-35页
     ·对清末宪政模式选择的影响第35-38页
第五章 出洋考察宪政之得失评析第38-49页
   ·考察宪政取得的重要成就第38-43页
     ·作出立宪政体优于专制政体的判断第38-40页
     ·主张中国实行宪政必须预备立宪基础第40-41页
     ·提出集中外之所长的中西文化关系方案第41-43页
   ·考察宪政存在的主要缺陷第43-49页
     ·对立宪必要性的焦灼与对立宪可行性的忽视第43-44页
     ·对宪政工具性价值的夸大与对宪政目的性价值的忽略第44-46页
     ·对宪政制度表层功能的偏重与对深层结构的无视第46-47页
     ·对君主权力的极力维护与对人民权利的漠视第47-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如何解析名篇的审美蕴含--读者眼中的《微神》
下一篇:宏观调控下长沙房地产市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