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WTO框架下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学路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言第9-13页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第13-24页
   ·区域经济整合的一般动因第13-18页
     ·经济动因第13-15页
     ·政治动因第15-17页
     ·法律因素第17-18页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动因第18-24页
     ·经济动因——促进两岸四地经贸关系深化发展的必要途径第19-21页
     ·政治动因——有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第21-22页
     ·法律动因——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区域一体化制度第22-24页
第三章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第24-32页
   ·两岸四地事实上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第24-25页
   ·内地与香港CEPA的示范性——实证分析第25-28页
     ·内地与香港CEPA实施的经济成效第25-26页
     ·内地与香港CEPA对“一国四席”下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第26-28页
   ·与台湾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障碍有望逐步排除第28-32页
     ·台湾岛内已认识到将被区域一体化浪潮边缘化的危险第28-30页
     ·两岸已出现建立相关区域一体化协议的倾向第30-31页
     ·两岸民众“三通”呼声高涨第31-32页
第四章 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模式选择第32-46页
   ·WTO内“一国四席”格局的形成第32-36页
     ·中国是GATT 的创始缔约方之一第33页
     ·香港的GATT单独缔约方和WTO 成员资格第33-34页
     ·澳门的GATT单独缔约方和WTO 成员资格第34-35页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的WTO 成员资格第35-36页
   ·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的先驱——内地与香港CEPA第36-38页
     ·CEPA 的由来及其性质第36-37页
     ·CEPA 的法律定位第37-38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及我国的选择第38-46页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第38-40页
     ·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应选择新型自由贸易区模式第40-43页
     ·关于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的名称问题和法律性质的界定第43-4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44-46页
第五章 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之构建第46-62页
   ·在大中华自由贸易区内创设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第46-48页
     ·争端解决机制是保障经济一体化规则有效性的必要机制第46-47页
     ·友好协商途径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第47页
     ·四地原有的司法协助模式无法解决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第47-48页
   ·对WTO、EU以及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及借鉴第48-57页
     ·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第48-50页
     ·对欧盟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第50-52页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第52-55页
     ·小结第55-57页
   ·构建大中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第57-62页
     ·应排除直接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第57页
     ·通过多元途径解决经贸争端第57-58页
     ·对具体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想第58-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70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下一篇:符号学视角下的前景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