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高速切削的定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高速切削的定义 | 第11-12页 |
·国外高速切削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高速切削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有限元方法在金属切削中的应用及其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有限元方法在传统金属切削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有限元方法在高速金属切削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速金属切削理论及其非线性分析 | 第19-32页 |
·高速金属切削理论 | 第19-23页 |
·高速金属切削的变形分析 | 第19-21页 |
·高速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 第21-22页 |
·高速金属切削的切削力 | 第22-23页 |
·高速金属切削的切削温度 | 第23页 |
·金属切削过程的非线性分析 | 第23-30页 |
·弹塑性分析 | 第24-27页 |
·金属切削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描述方法 | 第27-30页 |
·金属切削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解法 | 第30-32页 |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 第30-31页 |
·非线性迭代的收敛判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高速金属切削过程的有限元建模理论及求解方法 | 第32-47页 |
·高速金属切削加工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32-35页 |
·工件材料的流动应力模型 | 第35-37页 |
·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37-39页 |
·切屑分离准则 | 第39-41页 |
·几何分离准则 | 第39-40页 |
·物理分离准则 | 第40页 |
·DEFORM中切屑分离的实现 | 第40-41页 |
·材料断裂准则 | 第41-42页 |
·接触摩擦模型 | 第42-43页 |
·温度场的分析 | 第43-45页 |
·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导模型 | 第44页 |
·切削温度的分布与计算 | 第44-45页 |
·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的分析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高速金属切削过程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 第47-71页 |
·DEFORM软件的介绍与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47-48页 |
·DEFORM软件的介绍 | 第47-48页 |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48页 |
·二维正交切削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第48-55页 |
·二维正交切削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摩擦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50-51页 |
·切屑形状的模拟与分析 | 第51-53页 |
·温度场的模拟与分析 | 第53-54页 |
·切削力的分析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页 |
·二维正交切削锯齿状切屑的模拟与分析 | 第55-60页 |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55-58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二维正交切削残余应力的模拟与分析 | 第60-64页 |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60-62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三维切削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第64-71页 |
·磨损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三维切削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切削力的预测与分析 | 第66页 |
·切削温度场的预测与分析 | 第66-68页 |
·刀具磨损的预测与分析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刀具参数对高速金属切削过程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 第71-80页 |
·前角对高速切削过程的影响 | 第71-74页 |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71-72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2-74页 |
·切削刃形状对高速切削过程的影响 | 第74-75页 |
·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74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4-75页 |
·刀具涂层对高速切削过程的影响 | 第75-79页 |
·刀具涂层和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76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6-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