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5-8页 |
一、从霍布斯到亚当·斯密:社会同情理论的形成 | 第8-25页 |
(一) 霍布斯:人性与幸福的矛盾 | 第8-11页 |
(二) 自然社会性的探寻之路 | 第11-17页 |
(三) 斯密的社会同情理论 | 第17-25页 |
二、“同情”关照下的幸福客观内容 | 第25-44页 |
(一) 斯密的物质幸福论 | 第25-30页 |
(二) 斯密的人际幸福论 | 第30-36页 |
(三) 斯密的精神幸福论 | 第36-44页 |
三、文明社会——幸福的实现之域 | 第44-61页 |
(一) 古典历史主义语境中的文明社会 | 第44-47页 |
(二) 交换——文明社会的生存手段 | 第47-54页 |
(三) 交换正义——文明社会的底线伦理 | 第54-61页 |
四、亚当·斯密幸福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第61-68页 |
(一) 亚当·斯密幸福论的建构和历史地位 | 第61-64页 |
(二) 亚当·斯密幸福论的现实启示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