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党政干部政绩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1 政绩与政绩观第10-16页
 1.1 党政干部与政绩第10-12页
  1.1.1 干部的涵义和分类第10页
  1.1.2 政绩的涵义和特点第10-12页
 1.2 正确政绩观的涵义和特征第12-14页
  1.2.1 正确政绩观的涵义第12-13页
  1.2.2 正确政绩观的特征第13-14页
 1.3 党政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意义第14-16页
2 党政干部政绩观研究的思想资源第16-29页
 2.1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的政绩思想借鉴第16-19页
 2.2 外国政治思想家的政绩思想参照第19-22页
 2.3 马克思主义政绩思想第22-29页
  2.3.1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政绩思想第22-23页
  2.3.2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第23-24页
  2.3.3 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第24-26页
  2.3.4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绩思想第26-29页
3 党政干部政绩观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29-42页
 3.1 党政干部政绩观念回顾第29-32页
  3.1.1 中国人事制度政绩考核经历的历史变迁第29-30页
  3.1.2 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干部政绩观念的变化第30-31页
  3.1.3 党政干部在正确政绩观念指引下取得的成就第31-32页
 3.2 党政干部政绩观的误区表现第32-35页
  3.2.1 “政绩工程”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第32-33页
  3.2.2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造假行为第33页
  3.2.3 “一届政绩百年还”的借债开发行为第33-34页
  3.2.4 “贪大求洋”的形式主义第34-35页
 3.3 党政干部政绩观误区的成因第35-42页
  3.3.1 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的遗留影响第35-36页
  3.3.2 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取向偏移和利益多元化的冲击第36-37页
  3.3.3 传统发展观的惯性影响第37页
  3.3.4 政府职能转变的迟滞艰难第37-39页
  3.3.5 干部人事制度的不完善第39-41页
  3.3.6 某些党政十部自身素质较差的影响第41-42页
4 党政干部正确政绩观的培育第42-63页
 4.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绩观建设第42-44页
  4.1.1 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塑造正确的政绩观第42-43页
  4.1.2 用科学发展观激活新的政绩观第43-44页
 4.2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第44-48页
  4.2.1 进行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第44-46页
  4.2.2 用培训教育的载体保证政绩观教育的实施第46-47页
  4.2.3 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推动政绩观教育方法的创新第47-48页
 4.3 党政干部正确政绩观确立的机制约束第48-56页
  4.3.1 构建科学的领导决策机制第49-50页
  4.3.2 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第50-51页
  4.3.3 形成党政干部政绩的民主评议机制第51-52页
  4.3.4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评机制第52-56页
 4.4 养成党政干部自强自律的行为习惯第56-59页
  4.4.1 注意自身人品修养第56-57页
  4.4.2 将政绩观的修养与官德修养相结合第57-59页
 4.5 加强党政干部政绩的监督第59-63页
  4.5.1 推进政绩监督的制度化建设第59-60页
  4.5.2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第60-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沦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
下一篇:GJY轨检仪性能优化及干扰信息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