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IP/DWDM光Internet中一体化柔性QoS路由机制的研究及其仿真实现

独创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IP/DWDM光Internet概述第10-25页
     ·DWDM技术第10-11页
     ·DWDM光网络上的IP传输第11-13页
       ·网络模型第11-12页
       ·体系结构第12页
       ·路由方法第12-13页
       ·体系结构的发展第13页
     ·主要器件第13-16页
     ·交换技术第16-25页
       ·WR技术第16-17页
       ·OPS技术第17-20页
       ·OBS技术第20-24页
       ·交换技术对比第24-25页
   ·课题来源第25-26页
第二章 组播和QoS第26-39页
   ·组播第26-33页
     ·组播光网络第26-27页
     ·组播路由方法第27-33页
       ·WR网络中的组播路由方法第27-31页
       ·OBS网络中的组播路由方法第31-33页
   ·QoS第33-39页
     ·IP QoS研究现状第33-34页
     ·IP/DWDM光Internet中的QoS第34-37页
       ·WR网络中的QoS第34-35页
       ·OPS网络中的QoS第35-36页
       ·OBS网络中的QoS第36-37页
     ·基于不精确信息的QoS路由第37-39页
第三章 一体化柔性QoS单播路由机制设计第39-54页
   ·一体化柔性QoS路由机制的特点第39页
   ·问题描述第39-40页
   ·模型描述第40-44页
   ·算法描述第44-54页
     ·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单播路由算法设计第44-49页
       ·解的编码和量子比特编码第45页
       ·波长分配第45-46页
       ·适应函数第46-47页
       ·量子旋转门调整策略第47页
       ·量子交叉和量子变异第47-48页
       ·终止规则第48页
       ·算法描述第48-49页
     ·一种基于细菌群趋药性算法的单播路由算法设计第49-54页
       ·解的编码和波长分配第49页
       ·适应函数第49页
       ·二维环境下的BC算法第49-51页
       ·n维环境下的BC算法第51-52页
       ·引诱剂环境下的细菌信息交互模式第52页
       ·算法描述第52-54页
第四章 一体化柔性QoS同构组播路由机制设计第54-58页
   ·问题描述第54页
   ·模型描述第54-56页
   ·算法描述第56-58页
     ·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同构组播路由算法设计第56-57页
       ·解的编码和量子比特编码第56页
       ·波长分配第56页
       ·适应函数第56-57页
       ·算法描述第57页
     ·一种基于细菌群趋药性算法的同构组播路由算法设计第57-58页
       ·算法描述第57-58页
第五章 一体化柔性QoS异构组播路由机制设计第58-62页
   ·问题描述第58页
   ·模型描述第58-61页
   ·算法描述第61-62页
     ·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异构组播路由算法设计第61页
       ·适应函数第61页
       ·算法描述第61页
     ·一种基于细菌群趋药性算法的异构组播路由算法设计第61-62页
       ·算法描述第61-62页
第六章 仿真实现第62-68页
   ·仿真环境第62-63页
     ·开发工具及平台第62页
     ·仿真环境的总体结构第62-63页
   ·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第63-64页
     ·拓扑管理第63页
     ·路由第63页
     ·性能评估第63-64页
   ·仿真软件的具体实现第64-68页
     ·主要VC++类第64-65页
     ·拓扑管理具体实现第65-66页
     ·算法具体实现第66-68页
       ·解的具体实现第66-67页
       ·量子遗传算法的具体实现第67页
       ·细菌群趋药性算法的具体实现第67-68页
第七章 性能评估第68-88页
   ·算法参数评估第68-78页
     ·量子遗传算法参数评估第68-74页
     ·细菌群趋药性算法参数评估第74-78页
   ·智能优化算法性能评估第78-80页
   ·路由机制性能评估第80-88页
     ·单播路由机制性能评估第80-82页
       ·请求成功率评估第80-81页
       ·用户效用评估第81页
       ·网络提供方效用评估第81页
       ·Nash均衡下的Pareto最优率评估第81-82页
     ·同构组播路由机制性能评估第82-84页
       ·请求成功率评估第82-83页
       ·用户效用评估第83页
       ·网络提供方效用评估第83-84页
       ·Nash均衡下的Pareto最优率评估第84页
     ·异构组播路由机制性能评估第84-88页
       ·请求成功率评估第85-86页
       ·用户效用评估第86页
       ·网络提供方效用评估第86-87页
       ·Nash均衡下的Pareto最优率评估第87-88页
第八章 结束语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优先权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左室形态改变对心脏电机械同步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