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 ·二氧化硫造成的危害和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及酸雨污染现状 | 第11-19页 |
| ·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造成的危害 | 第11-15页 |
|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及酸雨污染现状 | 第15-19页 |
| ·国内外烟气脱硫现状 | 第19-23页 |
| ·国外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国内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 2 火电厂 FGD 技术概述 | 第25-43页 |
| ·烟气脱硫基本理论和技术基础 | 第25-26页 |
| ·概述 | 第25-26页 |
| ·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 | 第26-28页 |
| ·气液相平衡 | 第26页 |
| ·亨利定律 | 第26-27页 |
| ·亨利定律式中参数的换算 | 第27-28页 |
| ·化学吸收 | 第28-29页 |
| ·概述 | 第28页 |
| ·化学反应对吸收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化学吸收的气液平衡 | 第29页 |
| ·吸收过程的物料平衡 | 第29-32页 |
| ·吸收操作线方程 | 第29-31页 |
| ·吸收剂用量与液气比 | 第31-32页 |
| ·拌有化学应吸收的吸收动力学 | 第32-36页 |
| ·双膜理论 | 第32-33页 |
| ·吸收传质速率方程 | 第33-35页 |
| ·气相分传质速率方程式 | 第33-34页 |
| ·液相分传质速率方程 | 第34页 |
| ·总传质速率方程 | 第34-35页 |
| ·吸收传质系数 | 第35页 |
| ·拌有化学反应吸收的吸收动力学分析 | 第35-36页 |
| ·常见脱硫工艺介绍及方案的选择 | 第36-41页 |
|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 第36-39页 |
|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 | 第36-37页 |
|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 第37-38页 |
| ·石灰石 | 第38-39页 |
|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 | 第39-40页 |
| ·电子束法脱硫工艺 | 第40页 |
| ·氨法脱硫工艺 | 第40-41页 |
| ·脱硫工艺方案的选择 | 第41-43页 |
| 3 电厂概况 | 第43-50页 |
| ·电厂规模 | 第43页 |
| ·机组状况 | 第43-44页 |
| ·燃料情况 | 第44-45页 |
| ·厂址概述 | 第45-46页 |
| ·地质及水文气象 | 第46-47页 |
| ·大气污染排放状况 | 第47-48页 |
| ·脱硫装置总体布置 | 第48-50页 |
| 4 盘南电厂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的运用研究 | 第50-74页 |
| ·烟气脱硫相关性能曲线的获取 | 第50-54页 |
| ·工艺描述 | 第54-57页 |
| ·反应原理 | 第54页 |
| ·化学过程 | 第54-57页 |
| ·吸收塔结构的划分 | 第55-56页 |
| ·吸收塔中脱硫反应过程 | 第56页 |
| ·硫酸盐的形成 | 第56页 |
| ·石膏结晶 | 第56-57页 |
| ·石灰石溶解 | 第57页 |
| ·工艺系统及流程 | 第57-71页 |
| ·吸收剂制备系统 | 第58页 |
| ·烟气及 SO2 吸收系统 | 第58-65页 |
| ·石膏处理系统 | 第65页 |
| ·FGD 装置用水系统 | 第65-66页 |
| ·浆液排放与回收系统 | 第66页 |
| ·压缩空气系统 | 第66页 |
|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第66-68页 |
| ·主要研究所得数据主要设备 | 第68-71页 |
| ·本次 FGD 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及解决思路 | 第71-74页 |
| ·结垢和堵塞 | 第71-72页 |
| ·腐蚀及磨损 | 第72-73页 |
| ·“白烟”现象 | 第73页 |
| ·富液处理 | 第73-74页 |
| 5 项目分析 | 第74-77页 |
| ·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影响分析 | 第74页 |
| ·水环境影响分析 | 第74页 |
|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 第74-75页 |
| ·石膏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75页 |
| ·经济分析 | 第75-77页 |
| ·成本分析 | 第75页 |
| ·环境效益经济分析 | 第75-77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详细摘要 | 第83-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