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氟比洛芬脂质体的制备和包封率的测定 | 第16-3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6-17页 |
2 处方前研究 | 第17-20页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7-18页 |
·电离常数的测定 | 第18-19页 |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第19页 |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19-20页 |
3 FP脂质体的制备 | 第20-27页 |
·制备方法的选择及工艺优化 | 第20-21页 |
·处方的筛选 | 第21-27页 |
·粒径及表面zeta电位的测定 | 第27页 |
4 FP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 第27-33页 |
·脂质体中FP的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微柱离心法对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的分离 | 第29-32页 |
·透析法对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的分离 | 第32-33页 |
5 讨论 | 第33-35页 |
6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章 氟比洛芬脂质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 第36-4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游离鼠皮的制备 | 第38页 |
·体外透皮实验及皮内滞留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3 影响FP脂质体体外透皮吸收的因素 | 第39-46页 |
·脂质体粒径及给药方式对FP经皮渗透的影响 | 第40-41页 |
·脂质体中药物存在状态对FP经皮渗透的影响 | 第41-43页 |
·脂质体成分中胆固醇用量对FP脂质体经皮渗透的影响 | 第43-44页 |
·脂质体所带电荷种类对FP脂质体经皮渗透的影响 | 第44页 |
·渗透促进剂预处理皮肤对氟比洛芬脂质体经皮渗透的影响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氟比洛芬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 | 第48-5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8页 |
2 凝胶剂的处方设计 | 第48-53页 |
·概述 | 第48-49页 |
·处方筛选 | 第49-50页 |
·FP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 | 第50-51页 |
·FP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第51-53页 |
3 凝胶剂含量测定与均匀度检查 | 第53-55页 |
·色谱条件 | 第53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54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5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4页 |
·含量与均匀度测定 | 第54-55页 |
4 FP脂质体凝胶剂初步稳定性的考察 | 第55-57页 |
·考察项目 | 第55页 |
·影响因素试验 | 第55-56页 |
·加速试验 | 第56-57页 |
·留样试验 | 第57页 |
5 讨论 | 第57-58页 |
6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氟比洛芬脂质体凝胶剂体内药效学研究 | 第59-66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9页 |
2 皮肤刺激性试验 | 第59-60页 |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评价方法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页 |
3 镇痛作用试验 | 第60-62页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对小鼠甲醛致痛的影响 | 第61-62页 |
4 抗炎、消肿作用试验 | 第62-64页 |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 第62页 |
·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作用 | 第62-63页 |
·对大鼠肉芽肿的作用 | 第63-64页 |
5 讨论 | 第64页 |
6 小结 | 第64-66页 |
全文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发表文章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