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研究与实践--以塔里木胡杨林景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第8页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8-9页
  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8-9页
  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第9页
 三、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9-10页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10-11页
第一章 生态旅游景区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第11-17页
   ·生态旅游定义第11页
   ·国际生态旅游景区研究背景第11-14页
     ·国际生态旅游兴起阶段第12页
     ·国际生态旅游初步研究阶段第12-13页
     ·国际生态旅游成熟发展阶段第13页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组织及相关机构第13-14页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背景第14-17页
     ·国内生态旅游兴起阶段第14页
     ·国内生态旅游初步研究阶段第14-15页
     ·国内生态旅游成熟发展阶段第15页
     ·国内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第15-17页
第二章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概念阐述及相关研究第17-30页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背景及相关概念第17-22页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第17页
     ·生态旅游景区的概念第17-18页
     ·生态旅游景区的类型第18-19页
     ·景观规划的背景及概念第19页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背景及概念第19-22页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第22-2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页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理论与方法第22-25页
     ·国内外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6-30页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发展趋势第26-28页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提议第28-30页
第三章 以生态还原生态的规划方法第30-35页
   ·以生态还原生态规划理念阐述第30页
   ·以生态还原生态的景区规划设计原则第30-32页
   ·以生态还原生态景观生态学途径第32-35页
     ·引入景观生态学方法的目的第32-33页
     ·以生态还原生态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第33-35页
第四章 以生态还原生态规划设计法在新疆塔里木胡杨林景区的实践第35-63页
   ·胡杨林生态景区规划思路及原则第35-38页
     ·规划思路及规划过程分析框图第35-36页
     ·“三R”生态规划原则第36-37页
     ·生态资源保护规划目标第37-38页
   ·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景区基础调查第38-40页
     ·地理位置第38页
     ·自然条件第38-39页
     ·动植物特征第39-40页
     ·民族概况第40页
   ·GPS 法在胡杨林景区中应用第40-42页
   ·景区内生态资源评估与分析第42-47页
     ·景区生态资源评估第42页
     ·景区生态资源分类第42-43页
     ·景区生态资源分析第43-47页
   ·生态生态旅游市场评估与分析第47-49页
     ·生态生态旅游市场评估第47-48页
     ·生态生态旅游市场评估第48-49页
   ·胡杨林景区生态区定位法第49-50页
     ·胡杨林生态景区定位原则第49页
     ·胡杨林生态景区规划的形象定位第49-50页
   ·胡杨林景区生态保护方法第50-53页
     ·保护原则第50页
     ·保护措施第50-51页
     ·专项保护第51-53页
   ·胡杨林景区生态分区法第53-54页
     ·结构分析第53-54页
     ·生态分区法第54页
   ·胡杨林景区基础设施规划法第54-59页
     ·道路游路分类规划法第54-57页
     ·景区内生态水资源规划第57-58页
     ·景区内生态电力规划第58-59页
   ·生态环境能力规划第59-61页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法第59页
     ·防涝灾规划第59-60页
     ·防火灾规划第60页
     ·生态意识培养第60-61页
   ·以社区发展为重的生态景区发展模式第61-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下旧闻考》及《日下旧闻》的园林研究
下一篇:采暖散热器行业市场分析及PIONEER品牌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