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取今复古:精神向度的确立—精神探索的开始第13-32页
 逃离与寻找第13-16页
 萧条:对传统的诊断第16-20页
 科学与迷信第20-24页
 诗第24-25页
 《狂人日记》:自我设定的开始第25-32页
  文本中的断裂第25-27页
  沉默与开口第27-30页
  开启的两个方向第30-32页
第二章. 抵抗的姿态:对传统的拒斥与批判—精神探索的深化第32-50页
 从来如此第32-33页
 闻见道理第33-36页
 奴性第36-38页
 权力第38-40页
 故乡第40-45页
 身与名第45-50页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中寻找自我的努力—精神探索的核心第50-92页
 寂静里的声音:对生命的怀疑第51-57页
 与道一体:阮籍的选择第57-63页
 情与欲:自我的另一种可能第63-68页
 王国维的文学之路:传统在现代处境中的审美化倾向第68-73页
 打油诗抑或其他:鲁迅对审美化的拒绝第73-82页
 确定与怀疑:传统的限度第82-92页
第四章 抒情与叙事:寻找自我形式的选择—精神探索的形式第92-129页
 寻找自我与文学形式的关系第94-114页
  在抒情诗中的推进第94-99页
  叙事的介入第99-104页
  《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传统的建构第104-114页
 鲁迅的叙事形式第114-129页
  从《怀旧》到《故事新编》第114-123页
  叙事和抒情之间第123-129页
第五章 语言困境及其超越的努力—精神探索的边界第129-173页
 危机:文学、文言、民族第131-144页
  修补第132-133页
  净化第133-137页
  变革第137-144页
 鲁迅的语言策略第144-158页
  鲁迅小说中的语言问题第144-152页
  《关于翻译的通信》:创造新的语言第152-158页
 鲁迅的语言实践第158-173页
  胡适与鲁迅:对白话的肯定与保留第158-161页
  修辞与情感:超越语言的努力第16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4页
后记第184-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以价值取向为视角的分析
下一篇:聚酯(PET)/水滑石(LDH)纳米复合阻燃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