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以价值取向为视角的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以陪审制度的历史变迁为基础的考察第12-20页
 第一节 陪审制度历史变迁的简要考察第12-17页
  一、陪审制度的起源第12-13页
  二、陪审制度在近现代的变迁第13-17页
 第二节 陪审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意义第17-20页
  一、陪审制的实体公正价值第18页
  二、陪审制的程序公正价值第18-20页
第二章 对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以价值取向为视角的检视第20-28页
 第一节 我国陪审制度的选择—人民陪审员制度第20-22页
  一、陪审制度的引入及雏形的建立第20-21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第21-22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集中弊端及与陪审制度根本价值取向偏差的表象第22-28页
  一、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集中弊端第22-25页
  二、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与陪审制度根本价值取向偏差的表象第25-28页
第三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第28-52页
 第一节 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陪审制度重构的立足点第28-31页
  一、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分析第28页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第28-31页
 第二节 更新观念—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前提第31-33页
 第三节 追求司法公正—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根本价值导向第33-35页
  一、人民陪审员选任的理想目标第34页
  二、陪审程序的理想目标第34页
  三、陪审权力的理想目标第34-35页
  四、陪审结果的理想目标第35页
 第四节 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基本进路第35-41页
  一、陪审团制和参审制的成因分析第36-37页
  二、两种陪审制的异同点第37-39页
  三、陪审制度下不同模式的价值效益比较第39-41页
 第五节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具体设想—以回归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为导向第41-52页
  一、缩小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案件的范围第42-43页
  二、着力推广当事人启动人民陪审员制的选择权第43-44页
  三、细化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与遴选机制第44-45页
  四、完善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机制第45-46页
  五、完善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第46-47页
  六、将我国采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写入宪法第47-48页
  七、进一步完善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制度第48-50页
  八、改革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相配套的诉讼法律制度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缩和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及其锰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