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与应用和有关光电子技术 | 第13-15页 |
·光控相控阵雷达及其特点 | 第15-17页 |
·光控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全文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系统有关基本理论 | 第22-33页 |
·雷达系统有关基本概述 | 第22-23页 |
·相控阵列天线基本原理 | 第23-27页 |
·相控阵列天线方向图的基本特性 | 第27-29页 |
·相控阵列天线几个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光控相控阵列系统模型与理论 | 第33-61页 |
·光控时延相控线型阵列及其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光控相控线型阵列瞬时带宽的理论分析 | 第36-50页 |
·光控相控阵列方向图偏斜与带宽的关系 | 第36-39页 |
·光控相控阵列方向图主瓣展宽与带宽的关系 | 第39-44页 |
·光控相控阵列的传递函数 | 第44-45页 |
·光控相控阵列和普通相控阵列对 LFM信号的压缩影响研究 | 第45-50页 |
·光控相控线型阵列子阵划分的数值方法 | 第50-54页 |
·类栅瓣旁瓣和主瓣偏移随子阵数变化的数值仿真 | 第50-51页 |
·类栅瓣旁瓣电平与子阵数的关系 | 第51页 |
·主瓣偏移与子阵数的关系 | 第51-52页 |
·光控阵列天线子阵数求解方法 | 第52-53页 |
·计算机仿真结果 | 第53-54页 |
·光控系统的时延分配方式及其物理配置方法 | 第54-56页 |
·并行方式及时延网络配置方法 | 第54-55页 |
·串行方式及配置 | 第55-56页 |
·光控相控平面阵列及其数学模型 | 第56-60页 |
·光延时平面阵列模型 | 第56-58页 |
·光延时平面阵列方向图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宽带模拟光纤传输链路及其对光控阵列系统影响研究 | 第61-98页 |
·射频与微波模拟光纤链路构成模型和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光纤传输链路构成模型 | 第61页 |
·光纤链路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光纤传输的调制、检测技术与光电器件 | 第63-68页 |
·调制技术 | 第63-64页 |
·检测技术 | 第64页 |
·光链路中的光电器件 | 第64-68页 |
·光链路幅相特性对阵列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68-76页 |
·光链路幅频特性对阵列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68-73页 |
·光路相频特性对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73-76页 |
·光路噪声及其对光控阵列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76-80页 |
·光纤链路的噪声分析 | 第76-78页 |
·光纤链路噪声对阵列方向图和方向性系数的影响 | 第78-80页 |
·光纤链路噪声对 LFM脉冲压缩影响 | 第80页 |
·光链路非线性及其对阵列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80-86页 |
·谐波失真及其对方向图的影响 | 第81-82页 |
·互调失真及其对方向图的影响 | 第82-83页 |
·基于非线性增益函数的非线性对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83-86页 |
·光链路系统设计 | 第86-97页 |
·光链路配置和系统指标 | 第86页 |
·光射频与微波传输发射机设计 | 第86-92页 |
·光射频与微波传输接收机设计 | 第92-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光开关时延网络与时延误差研究 | 第98-118页 |
·光控相控阵列中的光延时(OTTD)技术和时延网络 | 第98-102页 |
·光开关分类、技术现状及主要技术指标 | 第102-103页 |
·实验系统的光开关及 OTTD的设计 | 第103-109页 |
·实验系统的光开关及其驱动 | 第103-105页 |
·实验系统的 OTTD设计 | 第105-109页 |
·光开关串扰对阵列方向图和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光开关有关性能参数定义 | 第109-110页 |
·基于光开关串扰的 OTTD数学模型 | 第110-111页 |
·串扰对光控相控阵方向特性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串扰对 LFM脉冲压缩的影响 | 第112页 |
·时延和相位量化误差及其对阵列方向图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时延和相位量化误差分析 | 第113-115页 |
·时延和相位量化误差对阵列方向图的影响仿真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光控相控接收阵列系统性能分析 | 第118-125页 |
·光控相控阵列噪声分析 | 第118-121页 |
·光控接收阵列噪声分析模型 | 第118-119页 |
·光控接收阵列的噪声分析 | 第119-121页 |
·光控接收阵列的动态范围分析 | 第121-122页 |
·两个基本关系 | 第121页 |
·接收阵列的动态范围分析 | 第121-122页 |
·系统的噪声系数和动态范围计算 | 第122-124页 |
·接收系统前端构成模型 | 第122-123页 |
·噪声和动态范围计算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光控相控阵列系统结构与实验 | 第125-136页 |
·光控相控阵列收发共用 OTTD的系统构成方案 | 第125-129页 |
·实验系统的光发射和接收整机设计及实验系统结构 | 第129-131页 |
·实验系统光发射整机 | 第129页 |
·实验系统光接收整机 | 第129页 |
·实验光控阵列系统结构 | 第129-131页 |
·光链路测试 | 第131-133页 |
·光链路幅频、相频、时延测试 | 第132-133页 |
·光链路非线性测试 | 第133页 |
·光开关时延测试 | 第133-134页 |
·光控相控阵列系统实验 | 第134-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0-151页 |
个人简介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