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9页 |
·导电聚合物简介 | 第10-15页 |
·导电聚合物的分类 | 第10-12页 |
·离子导电聚合物 | 第10-11页 |
·电子导电聚合物 | 第11-12页 |
·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离子型导电聚合物的制备 | 第12页 |
·电子型导电聚合物的制备 | 第12-13页 |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 第13-14页 |
·离子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 第13页 |
·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 第13-14页 |
·结构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制 | 第14页 |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与展望 | 第14-15页 |
·聚吡咯 | 第15-17页 |
·聚吡咯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聚吡咯的电化学性质 | 第16-17页 |
·聚吡咯纳米线(管)的合成 | 第17-21页 |
·模板法 | 第17-19页 |
·非模板法 | 第19-21页 |
·现场掺杂聚合法 | 第19-20页 |
·扫描探针显微镜法 | 第20页 |
·其它非模板法 | 第20-21页 |
·聚吡咯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第21-24页 |
·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 | 第22页 |
·聚吡咯气敏、湿敏传感器 | 第22页 |
·聚吡咯离子传感器 | 第22-24页 |
·聚吡咯阴离子传感器 | 第23页 |
·聚吡咯阳离子传感器 | 第23-24页 |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展望 | 第24页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24-31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5-27页 |
·共价键合法 | 第25页 |
·吸附法 | 第25-27页 |
·聚合物薄膜法 | 第27页 |
·组合法 | 第27页 |
·导电聚合物修饰电极的表征方法 | 第27-31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28-29页 |
·光谱法 | 第29-30页 |
·波谱法ESR | 第30页 |
·表面分析能谱法 | 第30页 |
·石英晶体微天平法 | 第30页 |
·显微学 | 第30-31页 |
·导电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催化作用 | 第31-33页 |
·化学修饰电极电催化的类型和特点 | 第31-32页 |
·聚吡咯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 | 第32-33页 |
·硝酸根离子的分析检测及去除方法 | 第33-37页 |
·硝酸根离子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33-36页 |
·化学法 | 第34页 |
·色谱分析法 | 第34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34页 |
·电化学分析法 | 第34-35页 |
·发光分析法 | 第35-36页 |
·硝酸根离子的主要去除方法 | 第36-37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固相萃取法测定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对硝酸根离子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 第39-52页 |
·概述 | 第39-40页 |
·实验方案 | 第40-42页 |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聚吡咯膜电极的制备 | 第40-41页 |
·电催化还原实验 | 第41页 |
·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对NO_3~-的循环伏安特性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固相萃取电位和时间的确立 | 第42-44页 |
·电催化还原电流和硝酸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各种因素对PPy纳米线修饰电极还原NO_3~-的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5-49页 |
·酸度对NO_3~-的电还原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温度对NO_3~-的电还原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聚合电量对NO_3~-的电还原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共存离子对NO_3~-的电还原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 第49-50页 |
·检测极限和相对偏差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PPy纳米线的电化学制备参数对NO_3~-的电流传感器的影响 | 第52-64页 |
·概述 | 第52页 |
·实验方案 | 第52-54页 |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聚吡咯膜电极的制备 | 第53页 |
·电催化还原实验 | 第53-5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4-63页 |
·聚合电位对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聚合温度对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聚合时间对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循环伏安法扫描速率对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循环伏安法扫描终止电位和扫描周数对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共纯离子的影响 | 第61页 |
·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对NO_3~-的检测极限和稳定性分析 | 第61-62页 |
·应用性研究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PPy纳米线的化学制备参数对NO_3~-的电流传感器的影响 | 第64-75页 |
·概述 | 第64页 |
·实验方案 | 第64-65页 |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64-65页 |
·聚吡咯膜电极的制备 | 第65页 |
·电催化还原实验 | 第6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5-74页 |
·吡咯浓度对NO_3~-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电解液LiClO_4浓度对NO_3~-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聚合溶液的酸度对NO_3~-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聚合溶液的NO_3~-的浓度对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共存离子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电极的电还原电流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Fe/PPy 修饰电极对硝酸根离子电催化还原 | 第75-96页 |
·概述 | 第75-76页 |
·实验方案 | 第76-77页 |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76-77页 |
·Fe/PPy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77页 |
·电催化还原实验 | 第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95页 |
·对恒电流法所加铁的检测 | 第77-78页 |
·Fe/PPy电极电催化还原NO_3~-的性能考核 | 第78-91页 |
·还原电位对Fe/PPy电极电解还原NO_3~- 产物的影响 | 第78-82页 |
·在恒电流下,pH对Fe/PPy电极电解NO_3~-电位的影响 | 第82-83页 |
·在恒电流下,pH对Fe/PPy电极电解N03- 产物的影响 | 第83-86页 |
·Fe/PPy 电极的自催化性能 | 第86-87页 |
·电流密度对Fe/PPy电极电解NO_3~-产物的影响 | 第87-91页 |
·Fe/PPy电极对NO_3~-响应特性 | 第91页 |
·Fe/PPy电极电催化还原NO_3~-在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 第91-95页 |
·在不同的电位和酸度下长时间电解对催化还原NO_3~-的影响 | 第91-95页 |
·在长时间电解的条件下,Fe/PPy 电极的稳定性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Ni 和NiP/PPy 修饰电极对硝酸根离子电催化还原 | 第96-121页 |
·概述 | 第96页 |
·实验方案 | 第96-98页 |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96-97页 |
·Ni/PPy、NiP/PPy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97-98页 |
·电催化还原实验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19页 |
·对不同方法在电极上沉积Ni 和NiP 的检验 | 第98-100页 |
·Ni和NiP电极电催化还原NO_3~-的性能考核 | 第100-114页 |
·不同的还原电位, 对Ni和NiP电极电解NO_3~-产物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在恒电流下,pH对Ni和NiP电极电解NO_3~-电位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在恒电流下,pH对Ni和NiP电极电解NO_3~-产物的影响 | 第105-109页 |
·Ni 和NiP 电极的自催化性能 | 第109-110页 |
·电流密度对Ni和NiP电极电解NO_3~-产物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Ni和NiP电极对NO_3~-响应特性 | 第113-114页 |
·Ni和NiP电极电催化还原NO_3~-在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 第114-119页 |
·在不同的酸度和起始浓度下长时间电解对催化还原NO_3~-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在长时间电解的条件下,Ni 和NiP 电极的稳定性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9-140页 |
附录 | 第140-145页 |
附录1 电解产品中亚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40-141页 |
附录2 电解产品中硝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41-142页 |
附录3 水中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 第142-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