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扣式可充锂锰电池的研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4页
   ·金属锂二次电池简介第8页
   ·金属锂二次电池的分类第8-9页
   ·金属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9-18页
     ·过渡金属硫化物第10页
     ·导电聚合物材料第10-11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1-14页
     ·掺杂金属氧化物第14-18页
   ·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无机电解质溶液第19-20页
     ·有机电解质溶液第20-22页
   ·本论文的出发点第22-24页
第二章 原材料配比对正极材料的影响第24-38页
   ·引言第24页
   ·实验部分第24-27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4-25页
     ·LiNO_3 的制备第25页
     ·EMD 预处理第25-26页
     ·Li_xMnO_2 的合成第26页
     ·物理及化学分析第26页
     ·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6页
     ·合成样品的组成分析第27页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27-29页
     ·TG-DTA 结果分析第29-31页
     ·XRD 谱图分析第31-32页
     ·红外谱图分析第32-34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焙烧温度及时间对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8-49页
   ·引言第38页
   ·实验部分第38-39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8页
     ·Li_(0.30)Mn_O_2 的合成第38-39页
     ·物理及化学分析第39页
     ·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8页
     ·焙烧温度对合成材料的影响第39-44页
     ·焙烧时间对合成材料的影响第44-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扣式可充锂锰电池电解液的优化第49-65页
   ·引言第49页
   ·实验部分第49-53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49-50页
     ·电解液的配制第50-51页
     ·物理及化学分析第51页
     ·实验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第51-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电解液水分的测定第53页
     ·红外谱图分析第53-57页
     ·电解液及其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第57-59页
     ·电解液对电化学窗口的影响第59-63页
     ·锂在不同电解液中的循环效率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扣式可充锂锰电池的性能测试第65-77页
   ·引言第65页
   ·实验部分第65-66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65-66页
     ·电池的制备第66页
     ·性能测试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6页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66-68页
     ·高低温性能测试第68-70页
     ·循环性能测试第70-71页
     ·高温贮存性能第71-72页
     ·循环伏安性能第72-73页
     ·交流阻抗谱图分析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7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祛魅”到“返魅”—对审美自律性之考察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实时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