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33页 |
| 1. 逆境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8-11页 |
|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第8-11页 |
| ·高盐对植物的影响 | 第11页 |
| 2. 植物抗旱、耐盐的生理机制 | 第11-16页 |
| ·植物抗旱的生理机制 | 第11-14页 |
| ·植物耐盐的生理机制 | 第14-16页 |
| 3. 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 ·转录因子 | 第16-18页 |
| ·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8-19页 |
| ·转录因子与植物的抗旱性、耐盐性 | 第19-20页 |
| ·DREB 类转录因子 | 第20-21页 |
| 4. 植物抗逆基因工程进展 | 第21-29页 |
| ·植物抗逆基因的克隆 | 第22-25页 |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25-29页 |
| 5. 抗逆生理生化代谢研究进展 | 第29页 |
| 6.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3页 |
| ·立题意义、依据 | 第29-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4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 ·用于植物转化的载体 | 第33-34页 |
| ·基因枪转化受体小麦品种 | 第34页 |
| ·常用试剂及酶类 | 第34页 |
|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 ·用于GhDREB、GmDRE81 基因PCR 鉴定的引物 | 第35页 |
| 2. 方法 | 第35-44页 |
| ·质粒载体构建 | 第35-37页 |
| ·基因枪转化法 | 第37-39页 |
|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转基因植株检测和鉴定方法 | 第39-41页 |
| ·抗旱性功能鉴定 | 第41页 |
| ·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4-65页 |
| 1.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D3 的构建 | 第44-47页 |
|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D3 构建过程 | 第44-46页 |
| ·将重组质粒pCAMBIA3301-D3 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 | 第46-47页 |
| 2. 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后代的分子检测、功能鉴定 | 第47-53页 |
| ·将大豆GmDRE81 和棉花GhDREB 基因转化小麦品种济麦192、0、宁春4、16 | 第47-53页 |
| ·T_0代转GhDREB 基因小麦宁春4 号PCR 检测结果 | 第53页 |
| 3. 鲁麦22、23 转基因后代的分子检测、抗旱性鉴定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53-65页 |
| ·鲁麦22、23 转GmDRE81 基因后代检测 | 第53-59页 |
| ·鲁麦22、23 转GhDREB 基因后代检测 | 第59-65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小结 | 第65-70页 |
| 1. 讨论 | 第65-68页 |
| ·通过基因枪法转化小麦 | 第65页 |
| ·通过共转化的方法在转基因小麦的后代剔除选择标记基因 | 第65-66页 |
| ·GmDRE81 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的分离 | 第66页 |
| ·转基因后代抗旱性鉴定 | 第66-67页 |
| ·转基因后代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67页 |
| ·花盆中和田间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 | 第67-68页 |
| 2. 小结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