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地域特色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9-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 第2章 在徽州地区的调研 | 第15-32页 |
| ·调研的内容 | 第15-16页 |
| ·调研体验 | 第16-27页 |
| ·调研成果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2页 |
| 第3章 徽州地区传统民居特色的提炼 | 第32-54页 |
| ·概述 | 第32-37页 |
| ·聚落肌理、空间环境和建筑艺术特点 | 第37-49页 |
| ·徽州民居聚落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模式分析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徽州地区小城镇的住宅建设 | 第54-72页 |
|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背景 | 第54-56页 |
|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现状与问题 | 第56-58页 |
|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的居住类型 | 第58-61页 |
|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功能类型 | 第61-64页 |
|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的风格类型 | 第64-68页 |
| ·徽州地区小城镇住宅的建造方式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5章 徽州民居传统地域特色与小城镇住宅的结合 | 第72-103页 |
| ·建筑形式与风格的继承和创新 | 第76-77页 |
| ·体现传统徽州民居丰富的聚落空间 | 第77-81页 |
| ·体现传统特色的住宅造型和细部设计 | 第81-90页 |
| ·体现传统徽州民居的丰富的室内空间特色 | 第90-94页 |
| ·控制占地面积,节约土地 | 第94-95页 |
| ·适应不同需求的户型设计 | 第95-99页 |
| ·提倡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营建方式 | 第99-101页 |
| ·大力提倡工业化生产的情况下追求个性化产品 | 第101-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6章 《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标准图的编制 | 第103-114页 |
| ·编制意义 | 第103页 |
| ·标准图编制的依据 | 第103-104页 |
| ·标准图编制的使用范围 | 第104页 |
| ·标准图编制的编制原则 | 第104-107页 |
| ·确定图集编制的内容及深度 | 第107-113页 |
| ·图集与报告的关系 | 第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 第7章 结语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 一、书籍 | 第115-117页 |
| 二、期刊文章 | 第117-118页 |
| 三、学位论文 | 第118-119页 |
| 四、网络资源 | 第119-121页 |
| 附录A | 第121-125页 |
| 本人简历 | 第125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5页 |
| 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