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2页 |
·本选题的研究郏瞳与意义 | 第7-10页 |
·本文研究方式和其结构 | 第10-12页 |
·查阅中韩日三国处理不良资产的相关书籍 | 第10页 |
·浏览中韩日三国有关金融不良资产管理机构的网站 | 第10-11页 |
·比较分析 | 第11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中韩日三国的不良资产状况 | 第12-26页 |
·不良资产的一般概念 | 第12-13页 |
·企业角度的概念 | 第12页 |
·银行角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中韩日三国对不良资产的法律界定 | 第13-16页 |
·韩国对不良资产的法律界定 | 第13-14页 |
·日本对不良资产的法律界定 | 第14-15页 |
·中国对不良资产的法律界定 | 第15-16页 |
·中韩日三国不良资产分类制度 | 第16-24页 |
·中韩日三国不良资产分类的共同标准 | 第16-17页 |
·韩国资产健全性分类标准制度 | 第17-18页 |
·日本资产分类制度 | 第18-22页 |
·中国资产分类制度 | 第22-24页 |
·中韩日不良资产分类制度的比较 | 第24-26页 |
第3章 中韩日三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处理组织 | 第26-45页 |
·不良资产处理组织设立的方式:国家组织、个别组织 | 第26-28页 |
·国家组织模式的性质 | 第26-27页 |
·个别组织模式的性质 | 第27页 |
·两种组织的共同功能 | 第27-28页 |
·中韩日三国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法律根据和目的 | 第28-32页 |
·韩国资产管理公社设立的法律根据和目的 | 第28-29页 |
·日本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法律根据和目的 | 第29-31页 |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法律根据和目的 | 第31-32页 |
·中韩日三国资产管理公司法定的业务范围 | 第32-36页 |
·韩国资产管理公社法定的业务范围 | 第32-34页 |
·日本资产管理公司法定的业务范围 | 第34-35页 |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法定的业务范围 | 第35-36页 |
·中韩日资产管理公司法定的组织结构和监管制度 | 第36-42页 |
·韩国资产管理公社法定的组织结构和监管制度 | 第36-37页 |
·日本资产管理公司法定的组织结构和监管制度 | 第37-39页 |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法定的组织结构和监管制度 | 第39-42页 |
·中韩日资产管理公司的比较分析 | 第42-45页 |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组织模式的特性 | 第43-45页 |
第4章 有效处理不良资产法律制度完善的探讨 | 第45-55页 |
·借鉴韩国资产管理公社国际协作的经验 | 第45-49页 |
·通过举办国际规模的论坛,构筑处理不良资产上的协作体制 | 第45-46页 |
·通过缔结谅解备忘录,构筑处理不良资产的国际协作体制 | 第46-48页 |
·韩国资产管理公社国际协助活动 | 第48-49页 |
·为有效处理不良资产,实现国际标准化的探讨 | 第49-55页 |
·国际标注化的意义 | 第49页 |
·中韩日三国标准化的探讨 | 第49-50页 |
·中韩日三国不良资产分类标准统一的重要性 | 第50-51页 |
·三国资产分类标准统一的方法 | 第51-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
声明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