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股市场增发新股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绪 论 | 第1-13页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国外部分研究成果的回顾 | 第13-19页 |
一、 关于公告效应及其显著性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 有关公告效应的理论假说 | 第14-17页 |
三、 有关公告效应理论假说的实证检验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公告效应研究成果回顾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制度背景 | 第23-30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历史回顾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增发新股的发行方式 | 第26-28页 |
一、 按定价方式不同分类 | 第26-27页 |
二、 按发行对象分类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新股增发的特点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30-32页 |
一、 数据来源 | 第30页 |
二、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三、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32-37页 |
一、 几个日期的确定 | 第32-33页 |
二、 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分析之一 | 第37-50页 |
第一节 公告效应 | 第37-44页 |
一、 平均超额收益率(AAR) | 第37页 |
二、 累计超额收益率和公告效应(CAR) | 第37-44页 |
第二节 市值损失率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增发窗口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之二 | 第50-67页 |
第一节 价格压力假说检验 | 第50-53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50页 |
二、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50-51页 |
三、 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杠杆假说检验 | 第53-54页 |
一、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第53页 |
二、 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第三节 优序融资理论的检验 | 第54-58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54-55页 |
二、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55-56页 |
三、 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节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检验 | 第58-61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58-59页 |
二、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59页 |
三、 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第五节 对其他因素的检验 | 第61-67页 |
一、 影响因素的说明 | 第61-62页 |
二、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62-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67-7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7-69页 |
第二节 政策含义 | 第69-73页 |
一、 发展多种融资工具,建立完善的融资市场 | 第70页 |
二、 着力解决二元股权结构及“一股独大”问题 | 第70-71页 |
三、 继续推崇小折扣发行,优化发行方案 | 第71页 |
四、 防范市场操纵 | 第71-72页 |
五、 规范机构投资者的配售办法 | 第72页 |
六、 强化对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 | 第72-73页 |
第三节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73-74页 |
附 录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后 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