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3页 |
1.1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的现状及特征 | 第8-9页 |
1.2 选择此课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1.2.1 赎回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直接原因 | 第9-10页 |
1.2.2 研究赎回问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局限性与创新处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创新处 | 第11-12页 |
1.4 本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2 开放式基金赎回的理论分析 | 第13-24页 |
2.1 开放式基金赎回机制 | 第13页 |
2.2 投资者赎回的动机 | 第13-14页 |
2.3 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影响因素 | 第14-19页 |
2.3.1 宏观因素——证券市场走势 | 第14-16页 |
2.3.2 微观因素 | 第16-19页 |
2.3.2.1 基金的业绩 | 第16页 |
2.3.2.2 基金的分红 | 第16-17页 |
2.3.2.3 基金的品牌 | 第17-18页 |
2.3.2.4 基金投资者的集中度 | 第18页 |
2.3.2.5 基金的赎回费率 | 第18-19页 |
2.4 开放式基金赎回的防范措施 | 第19-24页 |
2.4.1 投资者结构分析 | 第19-20页 |
2.4.2 伞型基金体系内的相互转换 | 第20-21页 |
2.4.3 赎回费率的设置 | 第21页 |
2.4.4 基金资产的合理配置 | 第21-22页 |
2.4.5 建立临时性融资渠道 | 第22-24页 |
3 国内外关于开放式基金赎回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4-29页 |
3.1 国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 | 第24-26页 |
3.2 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 | 第26-29页 |
4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29-41页 |
4.1 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4.1.1 样本和数据 | 第29页 |
4.1.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4.1.3 关于研究方法的几点说明 | 第30-31页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4.2.1 统计性分析 | 第31-35页 |
4.2.1.1 样本基金成立以来的赎回状况 | 第32-34页 |
4.2.1.2 基金分红时机及年报效应 | 第34-35页 |
4.2.1.3 赎回与股市大盘风险 | 第35页 |
4.2.2 回归模型分析 | 第35-41页 |
4.2.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35-36页 |
4.2.2.2 自回归检验 | 第36-37页 |
4.2.2.3 异方差检验 | 第37页 |
4.2.2.4 赎回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39页 |
4.2.2.4.1 描述性统计 | 第37-38页 |
4.2.2.4.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4.2.2.5 赎回对基金流动性资产持有比例的影响研究 | 第39-41页 |
4.2.2.5.1 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4.2.2.5.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5.1 结论 | 第41-4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