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的耐铜机理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 缩略语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6页 |
| 1.植物对Cu的吸收 | 第10页 |
| 2.铜对植物的伤害作用 | 第10-11页 |
| 3.植物耐铜性的生理生化机理 | 第11-14页 |
| 4.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 第14-1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 1.生理生化实验 | 第16-17页 |
| 2.盆栽实验 | 第17页 |
| 3.测定技术 | 第17-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43页 |
| 1.铜对海州香薷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巯基在海州香薷耐铜性中的作用 | 第22-27页 |
| 3.抗氧化系统在海州香薷耐铜性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 ·Cu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铜对氧化型/还原型AsA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 4.外源GSH对海州香薷Cu毒害的缓解作用 | 第32-35页 |
| 5.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提取 | 第35-43页 |
| ·螯合剂处理对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螯合剂处理对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螯合剂处理对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 第38-43页 |
| 讨论 | 第43-49页 |
|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