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产品的创新设计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现代产品设计技术 | 第11-12页 |
1.2.2 概念设计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 第14-15页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3.2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方法研究 | 第16-31页 |
2.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知识 | 第16-21页 |
2.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 第16-17页 |
2.1.2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 第17-19页 |
2.1.3 机电一体化设计步骤 | 第19-20页 |
2.1.4 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 | 第20-21页 |
2.2 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方法 | 第21-30页 |
2.2.1 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2.2.2 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法的研究 | 第22-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智能刹车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31-38页 |
3.1 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31-35页 |
3.1.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情况 | 第32页 |
3.1.2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3.1.3 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 第33-34页 |
3.1.4 制动距离的分析 | 第34页 |
3.1.5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第34页 |
3.1.6 制动时后轮的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 第34-35页 |
3.2 制动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35-37页 |
3.2.1 制动系统的总功能描述 | 第35页 |
3.2.2 制动系统的功能分解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智能刹车系统的原理设计 | 第38-58页 |
4.1 执行装置功能原理解 | 第38-44页 |
4.1.1 执行装置的功能原理求解 | 第38-41页 |
4.1.2 执行装置的原理解评价对比 | 第41-44页 |
4.2 检测装置的功能原理解 | 第44-46页 |
4.2.1 检测装置的功能原理求解 | 第44页 |
4.2.2 检测装置的原理解选择 | 第44-46页 |
4.3 信号处理装置功能原理解 | 第46-57页 |
4.3.1 控制系统功能原理求解 | 第46-56页 |
4.3.2 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智能刹车系统的方案设计与仿真 | 第58-87页 |
5.1 建立系统模型 | 第58-66页 |
5.1.1 车辆系统模型 | 第58页 |
5.1.2 轮胎模型 | 第58-59页 |
5.1.3 制动器模型 | 第59-62页 |
5.1.4 传感器模型 | 第62-63页 |
5.1.5 控制系统模型 | 第63-66页 |
5.2 仿真对比 | 第66-86页 |
5.2.1 电磁阀性能对比仿真 | 第66-71页 |
5.2.2 控制策略性能对比 | 第71-8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智能刹车系统的初步结构设计 | 第87-89页 |
6.1 初步结构设计 | 第87-88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全文结论 | 第89页 |
7.2 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