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锥形化”人物和“点阵”结构模式——英雄人物性格配置模式中的相通 | 第9-18页 |
一 通俗和革命 | 第10-11页 |
二 “锥形化”人物和“点阵模式” | 第11-18页 |
第二章 英雄是怎样炼成的——英雄的成长模式中的相通 | 第18-43页 |
一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 | 第18-25页 |
(一) 乱世背景:英雄出身 | 第18-23页 |
(二) 苦难童年:无父幼体 | 第23-25页 |
二 长者引路模式 | 第25-31页 |
(一) “政委”型神圣帮手 | 第26-28页 |
(二) “师父”型神圣帮手 | 第28-31页 |
三 极境描写:非常态的成长仪式 | 第31-43页 |
第三章 人民为什么需要英雄——话语生产和接受等方面的相通 | 第43-52页 |
一 接受热潮:自古人民爱英雄 | 第43-46页 |
二 状况分析:存在的和合理的 | 第46-52页 |
(一) 渴望奇迹梦英雄:普通人的接受心理 | 第46-47页 |
(二) 救世情结英雄梦:作家创作和社会精英的接受心理 | 第47-48页 |
(三) 魅力挡不住——小语境分析:文本本身 | 第48-51页 |
(四) 传播的情境——大语境分析:社会现状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