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2页 |
1 病例选择 | 第10-12页 |
1.1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1-12页 |
2 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2.2 各组性别、年龄比较 | 第13-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3.1 临床观察方法 | 第14页 |
3.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4-16页 |
4 结果 | 第16-22页 |
4.1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各证型 TCD表现的比较 | 第16-18页 |
4.2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各证型颈动脉超声表现的比较 | 第18-20页 |
4.3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各证型 CD62 P水平的比较 | 第20-22页 |
讨论 | 第22-33页 |
1 中医学对脑梗塞的认识 | 第22-26页 |
1.1 病名沿革 | 第22页 |
1.2 中医学对脑梗塞病因病机认识源流简析 | 第22-24页 |
1.3 中风病证型的研究 | 第24-26页 |
2 现代医学对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26-28页 |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 第26-27页 |
2.2 血流动力学异常 | 第27页 |
2.3 血液成分改变 | 第27页 |
2.4 CD62P与脑梗塞 | 第27-28页 |
3 脑梗塞的现代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发展 | 第28-29页 |
4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中医证型与 TCD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5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6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中医证型与 CD62 P的相关性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