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智能光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7页 |
1.2 基于GMPLS的控制面协议体系 | 第7-10页 |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路由技术 | 第11-19页 |
2.1 智能光网络路由技术简介 | 第11-13页 |
2.1.1 ASON路由和IP路由的区别 | 第11页 |
2.1.2 ASON网络的路由实现方式 | 第11-13页 |
2.2 ASON路由体系结构与路由需求 | 第13-16页 |
2.2.1 路由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2.2.2 路由体系结构的功能组件 | 第14-15页 |
2.2.3 ASON路由技术的需求 | 第15-16页 |
2.3 GMPLS对路由协议的光网络扩展 | 第16-19页 |
第三章 GMPLS的OSPF-TE协议和CSPF算法 | 第19-33页 |
3.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v2 | 第19-22页 |
3.1.1 OSPF的五种链路状态公告LSA | 第19-20页 |
3.1.2 OSPF协议的运行 | 第20-22页 |
3.1.3 路由计算 | 第22页 |
3.2 GMPLS网络的流量工程 | 第22-23页 |
3.3 路由信息扩散机制OSPF-TE | 第23-26页 |
3.3.1 OSPF-TE的链路状态信息扩展 | 第23-24页 |
3.3.2 协议数据结构的添加 | 第24-25页 |
3.3.3 邻居状态机扩展 | 第25-26页 |
3.4 GMPLS的路径选择算法 | 第26-33页 |
3.4.1 约束路由的离线计算模式 | 第26-27页 |
3.4.2 约束路由的在线计算模式 | 第27页 |
3.4.3 一种CSPF算法实现 | 第27-33页 |
第四章 OSPF-TE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55页 |
4.1 协议总体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4.1.1 总体结构划分 | 第33页 |
4.1.2 协议管理模块 | 第33-34页 |
4.1.3 CSPF计算模块 | 第34页 |
4.1.4 外部接口 | 第34页 |
4.2 协议数据结构组织 | 第34-36页 |
4.2.1 总体数据结构 | 第34-36页 |
4.2.2 数据结构组织形式 | 第36页 |
4.3 邻居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55页 |
4.3.1 OSPF接收模块实现 | 第38页 |
4.3.2 OSPF发送模块实现 | 第38页 |
4.3.3 Hello数据包收发处理 | 第38-42页 |
4.3.4 DD数据包收发处理 | 第42-45页 |
4.3.5 LSU数据包收发处理 | 第45-48页 |
4.3.6 LSR数据包收发处理 | 第48-50页 |
4.3.7 LSAck数据包收发处理 | 第50-51页 |
4.3.8 函数实现说明 | 第51-5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