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 第1-23页 |
·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神经信息传递 | 第11-12页 |
·突触的概念,结构,类型 | 第11页 |
·化学性突触传递 | 第11-12页 |
·电突触传递 | 第12页 |
·神经系统重要的化学通路 | 第12-13页 |
·胆碱能通路 | 第12页 |
·胺能通路 | 第12-13页 |
·氨基酸能通路 | 第13页 |
·肽能通路 | 第13页 |
·氨基酸能神经元构筑 | 第13-18页 |
·谷氨酸能神经元构筑 | 第13-16页 |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 | 第13-14页 |
·谷氨酸神经元分布 | 第14页 |
·谷氨酸受体及其介导的神经元反应 | 第14-15页 |
·谷氨酸的生理功能及部分毒性作用 | 第15-16页 |
·天冬氨酸能神经元构筑 | 第16页 |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构筑 | 第16-18页 |
·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代谢 | 第16页 |
·γ-氨基丁酸神经元的分布 | 第16-17页 |
·γ-氨基丁酸受体及介导的神经元反应 | 第17-18页 |
·γ-氨基丁酸主要生理功能 | 第18页 |
·甘氨酸能神经元构筑 | 第18页 |
·神经递质的释放 | 第18页 |
·神经递质的失活 | 第18-19页 |
·神经递质与胶质细胞的相互影响 | 第19页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 | 第19-20页 |
·沙苑子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20-23页 |
·沙苑子的生物学特性 | 第20页 |
·沙苑子的化学成份 | 第20-21页 |
·氨基酸 | 第20-21页 |
·黄酮类 | 第21页 |
·三萜类 | 第21页 |
·有机酸类 | 第21页 |
·微量元素 | 第21页 |
·其它成份 | 第21页 |
·沙苑子的药理作用 | 第21-23页 |
·对血压、脑血流量的作用 | 第21-22页 |
·对血液流变学作用 | 第22页 |
·降脂作用 | 第22页 |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第22页 |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 第22页 |
·抗炎作用 | 第22页 |
·保肝作用 | 第22页 |
·镇痛作用 | 第22-23页 |
·其它作用 | 第23页 |
·补益中药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 第23页 |
2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3 实验研究 | 第24-30页 |
·实验对象及分组 | 第24-25页 |
·运动模型 | 第25页 |
·给药方法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室内温湿度测定 | 第27页 |
·大鼠体重的测量 | 第27页 |
·大鼠脑组织重量测量 | 第27页 |
·大鼠海马、间脑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 | 第27-28页 |
·大鼠海马、间脑GAD_(67)、GABA-T、SSADH的mRNA表达测定 | 第28-29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8页 |
·RT-PCR | 第28-29页 |
·电泳、摄像及光密度扫描 | 第2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9-3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0-43页 |
·沙苑子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30页 |
·各组大鼠海马、间脑GAD_(67) mRNA表达变化 | 第30-31页 |
·各组大鼠海马、间脑GABA mRNA表达变化 | 第31-32页 |
·各组大鼠海马、间脑SSADH mRNA表达变化 | 第32-33页 |
·各组大鼠海马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浓度变化 | 第33-38页 |
·各组大鼠间脑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浓度变化 | 第38-41页 |
·各组大鼠海马、间脑Glu/GABA比值的变化 | 第41-42页 |
·各组大鼠海马、间脑L-Arg浓度变化 | 第42-43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3-51页 |
·沙苑子对疲劳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43页 |
·运动训练和沙苑子对大鼠海马、间脑GAD_(67)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3-45页 |
·运动训练和沙苑子对大鼠海马、间脑GABA-T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运动训练和沙苑子对大鼠海马、间脑SSADH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6-47页 |
·沙苑子对疲劳大鼠海马、间脑EAA、IAA及Glu/GABA比值的影响 | 第47-50页 |
·沙苑子对疲劳大鼠海马、间脑L-Arg的影响 | 第50-51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