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热工学论文

西安地区高校教室室内热环境研究

1 绪论第1-2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3页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建筑的发展方向第9-10页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第10-12页
     ·扩招后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第12-13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对象第16-21页
     ·我国高校教学建筑概述第16-19页
     ·研究对象第19-21页
   ·本课题研究的侧重点及方法第21-23页
     ·以往研究的侧重点第21-22页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第22-23页
     ·本文研究的手段方法第23页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3-24页
   ·课题的来源第24-25页
2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气候因素和热环境标准第25-38页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气候因素第25-31页
     ·概述第25-26页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第26-27页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气候因素第27-31页
   ·热环境标准第31-37页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参数第31-34页
     ·热环境评价标准第34-37页
     ·高校教室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及合适的评价标准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西安地区高校教室夏季室内热环境状况第38-62页
   ·夏季热环境测试分析第38-53页
     ·实测概况第38-40页
     ·测试结果第40-43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43-53页
   ·夏季热环境问卷分析第53-59页
     ·问卷状况第53-54页
     ·问卷结果统计第54-55页
     ·问卷结果分析第55-59页
   ·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和问卷对比分析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4 西安地区高校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第62-78页
   ·冬季热环境测试分析第62-70页
     ·实测概况第62-63页
     ·测试结果第63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63-70页
   ·冬季热环境问卷分析第70-75页
     ·问卷状况第70页
     ·问卷结果统计第70-71页
     ·问卷结果分析第71-75页
   ·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和问卷的对比分析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5 改善西安地区高校教室室内热环境的措施第78-98页
   ·适应地区气候的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措施第78-92页
     ·自然通风的利用第79-84页
     ·结合采光设计的遮阳措施第84-88页
     ·创造适宜的微气候第88-89页
     ·半地下空间的利用第89-91页
     ·植物和水的利用第91-92页
   ·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措施第92-96页
     ·外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第92-94页
     ·与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室采暖温度建议第94-95页
     ·改善冬季室内空气质量的换气措施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6 结论与建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附录Ⅰ:夏季教学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主观问卷调查表样卷第105-107页
附录Ⅱ:冬季教学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主观问卷调查表样卷第107-109页
附录Ⅲ: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以及受奖情况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值编码遗传算法的进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沙苑子对运动训练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