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导言 | 第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粮食主产区的性质决定其必然是财政支持和保护的重点领域 | 第9页 |
| ·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决定其必然是财政支持和保护的重点领域 | 第9-10页 |
| ·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需要财政支持解决 | 第10页 |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10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现状及分析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 第14-25页 |
| ·财政支持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投资规模分析 | 第14-15页 |
| ·财政支持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支出结构分析 | 第15-18页 |
| ·财政支持与保护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效果分析 | 第18-20页 |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 第18页 |
| ·主产区粮农收入呈波动增长 | 第18-19页 |
|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 第19-20页 |
| ·农业科技进步对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的作用愈来愈明显 | 第20页 |
| ·农业投入水平有所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 第20页 |
| ·财政支持和保护主产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5页 |
| ·财政支农投资占财政支出的相对比重下降 | 第20-23页 |
|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 | 第23-24页 |
| ·财权事权不清、管理混乱,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低下 | 第24页 |
| ·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国外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政策的借鉴 | 第25-36页 |
| ·国外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概述 | 第25-32页 |
| ·财政投入政策 | 第25-29页 |
| ·农产品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 | 第29-31页 |
| ·进出口政策 | 第31-32页 |
| ·国外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第32-33页 |
| ·财政投入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第32页 |
| ·农产品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第32-33页 |
| ·进出口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第33页 |
| ·国外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实施负面效果分析 | 第33页 |
| ·国外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方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6页 |
| ·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 第33-34页 |
| ·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 | 第34页 |
| ·修改完善我国现行农业法律法规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财政支持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投资模式 | 第36-39页 |
| ·总体思路 | 第36-37页 |
| ·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组织成长投资模式 | 第37页 |
| ·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投资模式 | 第37-38页 |
| ·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布局优化投资模式 | 第38页 |
| ·财政支持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环境控制投资模式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建议 | 第39-51页 |
| ·积极构建我国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新框架 | 第39-47页 |
| ·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财政支农规模 | 第39-40页 |
| ·合理利用“绿箱”政策、“黄箱”政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 第40-47页 |
| ·相关的配套政策 | 第47-51页 |
| ·应对农产品贸易争端,促进农产品出口 | 第47-48页 |
| ·拓宽金融筹资渠道,调整农村信贷结构 | 第48页 |
|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粮食主产区农业抗灾能力 | 第48-49页 |
| ·加快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政策 | 第49-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