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均衡和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第一章 无线通信技术概览第1-25页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概况第8页
 §1.2 无线通信的传输方式第8-18页
     ·无线通信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第8-9页
     ·无线通信的传输方式第9-18页
       ·传输方式的多样性第9-10页
       ·线性调制第10-11页
       ·恒包络调制第11-12页
       ·扩频(SS)与码分多址(CDMA)第12-16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第16-18页
 §1.3 无线通信的接收技术第18-22页
     ·接收机的任务第18-19页
     ·接收机设计的基本理论第19-20页
     ·全数字接收机的结构第20-22页
 §1.4 本文的内容和贡献第22-2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4-25页
第二章 多天线通信的一般理论第25-54页
 §2.1 多天线通信的信道容量第25-29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容量第25-27页
     ·信道容量与天线数的关系第27-28页
     ·仿真结果与说明第28-29页
 §2.2 分集技术概述第29-32页
     ·分集的基本概念第29-30页
     ·分集的典型应用第30-31页
     ·空间分集第31-32页
 §2.3 空域滤波与空时滤波第32-36页
     ·空域滤波第32-33页
     ·空时联合滤波第33-34页
     ·空时级联滤波第34-36页
 §2.4 空时分组编码(STBC)第36-39页
     ·STBC的原理第36-39页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解码方法第39页
 §2.5 多天线通信的数学模型第39-46页
     ·基本假设第40页
     ·信道模型第40-41页
     ·空间模型第41-42页
     ·传输模型第42-44页
     ·处理模型第44-46页
 §2.6 多天线全数字接收机的结构第46-48页
     ·多天线全数字接收机的结构第46页
     ·平坦衰落信道下的信号检测方法第46-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附录Ⅰ第49-50页
 附录Ⅱ第50-5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三章 多天线QAM接收机的载波同步和信道均衡第54-87页
 §3.1 多天线全数字QAM接收机的结构第54-57页
     ·数学模型第54-56页
     ·多天线全数字接收机的结构第56-57页
 §3.2 可用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第57-63页
     ·帧头结构第57页
     ·粗略帧同步第57-59页
     ·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原理第59-60页
     ·载波频偏估计的性能第60-63页
 §3.3 符号同步与时钟同步概述第63-64页
     ·精确帧同步与符号同步第63-64页
     ·时钟同步第64页
 §3.4 低复杂度载波频偏检测算法第64-73页
     ·数学模型第65-66页
     ·几何模型第66-67页
     ·载波频偏检测算法的原理第67-69页
     ·载波频偏检测算法的使用条件第69-70页
     ·载波频偏检测算法与载波相偏检测算法的结合第70-71页
     ·性能分析与仿真结果第71-73页
 §3.5 空时活动抽头判决反馈均衡器(DFE)第73-77页
     ·空时均衡器简介第73-75页
       ·空时均衡器的分类第73-74页
       ·空时DFE的工作特点第74-75页
     ·空时活动抽头DFE的原理第75-77页
       ·活动抽头DFE的主要思想第75页
       ·信道的相关估计算法第75-76页
       ·空时活动抽头DFE的实现第76-77页
       ·活动抽头DFE的实现成本第77页
 §3.6 仿真结果第77-83页
 §3.7 本章小结第83-84页
 附录Ⅰ第84-8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86-87页
第四章 多天线TD-SCDMA接收机的信号检测第87-100页
 §4.1 系统概述第87-89页
     ·标准概述第87-89页
     ·接收过程概述第89页
 §4.2 低复杂度逐符号多用户检测算法第89-92页
 §4.3 信号检测的其他方法第92-96页
     ·空时RAKE接收第92-95页
     ·空时干扰消除第95-96页
 §4.4 仿真结果第96-98页
 §4.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9-100页
第五章 多天线OFDM接收机的时钟同步第100-124页
 §5.1 系统结构第100-103页
     ·空间复用OFDM系统第100-101页
     ·发射分集OFDM系统第101-102页
     ·混合OFDM系统第102-103页
 §5.2 多天线全数字OFDM接收机的结构第103-106页
     ·数学模型第103-105页
     ·多天线全数字接收机的结构第105-106页
 §5.3 数据帧结构第106-108页
 §5.4 帧同步与载波同步概述第108-111页
     ·帧同步第109页
       ·粗略帧同步第109页
       ·精确帧同步第109页
     ·载波同步第109-111页
       ·载波频偏的划分与估计范围第109-110页
       ·载波频偏分数部分的时域估计第110页
       ·载波频偏整数部分的频域估计第110页
       ·残余载波频偏的频域估计第110-111页
       ·载波频偏的补偿第111页
 §5.5 时钟同步第111-116页
     ·时钟频偏估计算法的原理第111-113页
     ·时钟频偏估计的性能第113-115页
     ·时钟频偏的补偿第115-116页
 §5.6 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第116-119页
     ·信道估计概述第116-117页
     ·信号检测第117-119页
 §5.7 仿真结果第119-122页
 §5.8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23-124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24-126页
后记第126-127页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功能主义,真实与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表现
下一篇:基于小波分析的自动车牌识别算法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