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壳聚糖棒材的表面改性及其生物学评价

第一章 绪论第1-32页
 1.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1 润湿理论第11-14页
   1.1.1.1 接触角的定义第11-12页
   1.1.1.2 粗糙度对润湿的影响第12页
   1.1.1.3 异质表面对润湿的影响第12-13页
   1.1.1.4 滚动角的定义第13-14页
  1.1.2 材料的表面疏水化改性第14-18页
   1.1.2.1 材料的表面能降低第14-16页
   1.1.2.2 材料表面形貌的改变第16-18页
  1.1.3 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第18-21页
   1.1.3.1 表面形貌与生物相容性第18-19页
   1.1.3.2 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修饰第19页
   1.1.3.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第19-20页
   1.1.3.4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第20页
   1.1.3.5 自组装单分子层第20-21页
 1.2 研究背景第21-25页
  1.2.1 壳聚糖骨折内固定材料第21-22页
  1.2.2 轻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第22-25页
  1.2.3 壳聚糖表面疏水改性第25页
 1.3 课题提出和研究思路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2页
第二章 壳聚糖棒材表面经基磷灰石涂层的组装第32-47页
 2.1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32页
  2.1.2 试验设备第32-33页
  2.1.3 样品制备第33-34页
   2.1.3.1 交替沉积法组装羟基磷灰石涂层第33-34页
   2.1.3.2 分步法组装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第34页
  2.1.4 X射线衍射测试第34页
  2.1.5 FTIR测试第34页
  2.1.6 弯曲险能测试第34-35页
  2.1.7 相形态观察第35页
  2.1.8 X射线能谱分析第35页
  2.1.9 接触角测试第35页
  2.1.10 吸水率测试第3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2.2.1 交替沉积法组装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机理第35-36页
  2.2.2 分步法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的机理第36-37页
  2.2.3 HA结晶度的变化第37-38页
  2.2.4 X射线能谱分析第38-39页
  2.2.5 CS/HA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9-40页
  2.2.6 CS/HA复合涂层对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2.2.7 CS/HA复合涂层对棒材吸水率的影响第42-44页
 2.3 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第三章 壳聚糖棒材表面生物酯防水涂层的制备第47-60页
 3.1 实验部分第47-50页
  3.1.1 原料与试剂第47-48页
  3.1.2 实验设备第48页
  3.1.3 样品的制备第48-49页
   3.1.3.1 壳聚糖棒材的制备及涂覆前处理第48页
   3.1.3.2 生物酯溶液的制备第48页
   3.1.3.3 生物酯涂层的涂覆第48-49页
    3.1.3.3.1 溶剂法涂覆第48页
    3.1.3.3.2 熔融法涂覆第48-49页
  3.1.4 涂层表面形貌的观察第49页
  3.1.5 接触角测试第49页
  3.1.6 吸水率测试第49页
  3.1.7 生物酯涂覆后复合壳聚糖棒材力学性能测试第49-5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3.2.1 湿态环境下壳聚糖棒材的吸水膨胀率及其力学性能衰减第50-52页
  3.2.2 酰化、熔融涂覆壳聚糖棒表面疏水改性的缺陷第52-53页
  3.2.3 溶剂法涂覆壳聚糖棒材的表面拒水改性第53-58页
   3.2.3.1 溶剂法涂覆对棒材表面接触角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4页
   3.2.3.2 溶剂法涂覆对壳聚糖棒材吸水率的影响第54-57页
   3.2.3.3 溶剂法涂覆改性壳聚糖棒材的力学性能衰减第57-58页
 3.3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第四章 壳聚糖棒材及生物酯涂层的生物学初步评价第60-67页
 4.1 实验部分第60-62页
  4.1.1 材料第60-61页
  4.1.2 材料浸提液第61页
  4.1.3 壳聚糖棒材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61页
  4.1.4 生物酯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61页
  4.1.5 壳聚糖棒材浸提液眼结膜刺激试验第61-62页
  4.1.6 生物酯溶血试验第6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2-65页
  4.2.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第62-63页
   4.2.1.1 壳聚糖棒材细胞毒性评价结果第62-63页
   4.2.1.2 生物酯细胞毒性评价结果第63页
  4.2.2 壳聚糖棒材浸提液眼结膜刺激试验结果第63页
  4.2.3 生物酯溶血试验结果第63-65页
 4.3 小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附录1 细胞毒性试验评价标准第67-68页
附录2 眼刺激试验评价标准第68-70页
总结与建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碘水平对大鼠甲状腺特异性基因mRNA表达及甲状腺功能形态影响的体内外研究
下一篇:CAN总线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