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有机硅密封胶概述 | 第11-16页 |
| ·有机硅密封胶的分类 | 第11-12页 |
| ·有机硅密封胶的特性 | 第12-14页 |
| ·单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的组成 | 第14-15页 |
| ·单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的交联机理 | 第15页 |
| ·单组分室温硫化有机硅橡胶的配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 ·有机硅密封胶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有机硅密封胶的表面可修饰性 | 第19-21页 |
| ·实现表面可修饰性的方法 | 第19-21页 |
| ·本文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N-n-T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 第23-28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 ·产物的FTIR分析 | 第24-26页 |
| ·产物的NMR谱分析 | 第26页 |
| ·元素分析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聚氨酯(PU)和改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28-33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表征 | 第30-32页 |
| ·FTIR分析 | 第30-31页 |
| ·GPC测试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表面可修饰性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 第33-51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 ·实验原料 | 第33页 |
| ·表面可修饰性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 | 第33-3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4页 |
| ·测试仪器和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9页 |
| ·涂层固化时间的影响 | 第38页 |
| ·PDMS分子量的影响 | 第38-42页 |
| ·PU预聚体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 ·PU预聚体结构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硅烷偶联剂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力学性能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填料表面特性和增粘剂对有机硅密封胶表面可修饰性的影响 | 第51-61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 ·改性过程 | 第52页 |
| ·表面可修饰性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 ·CaCO_3种类对涂层粘接等级的影响 | 第53页 |
| ·处理剂种类对粘接等级的影响 | 第53-54页 |
| ·CaCO_3的用量对涂层粘接等级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增粘剂对粘接等级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相关表征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表面可修饰性有机硅密封胶的表面自由能 | 第61-74页 |
| ·引言 | 第61-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 ·仪器和原料 | 第63页 |
| ·测试方法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 ·PU改性有机硅密封胶的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 | 第64-68页 |
| ·时间因素对改性试样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第68页 |
| ·基础聚合物(PDMS)分子量的影响 | 第68-71页 |
| ·填料改性有机硅密封材料的动态接触角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