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 减价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10-12页 |
二、 减价制度的性质和特征 | 第12-17页 |
(一) 减价制度的性质 | 第12-14页 |
(二) 减价制度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 减价制度与其他救济方式的区别 | 第15-17页 |
1 、 减价与损害赔偿 | 第15-16页 |
2 、 减价与实际履行 | 第16-17页 |
3 、 减价与支付违约金 | 第17页 |
4 、 减价与修理、更换、重作、退货 | 第17页 |
三、 减价的适用 | 第17-30页 |
(一) 减价适用的条件 | 第17-28页 |
1 、 减价适用概述 | 第17-18页 |
2 、 交货不符合同 | 第18-23页 |
(1) 交货不符合同概述 | 第18-20页 |
(2) 货物不符《公约》第41条、42条 | 第20-23页 |
(3) 交货数量不符 | 第23页 |
3 、 买方收下货物 | 第23-24页 |
4 、 卖方没有做出救济 | 第24-26页 |
5 、 不可抗力免责范围不包括减价 | 第26-28页 |
(二) 减价方法 | 第28-30页 |
四、 减价的法律后果 | 第30-33页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