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监控技术当前状况 | 第10页 |
1.2 蓝牙无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说明 | 第10-12页 |
1.3 蓝牙无线安全监控系统结构说明 | 第12-13页 |
1.3.1 监控子机 | 第12-13页 |
1.3.2 监控座机 | 第13页 |
1.4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 第13-14页 |
1.4.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 第13-14页 |
1.4.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 第14页 |
1.5 密码技术 | 第14-16页 |
1.5.1 数据加密技术 | 第15页 |
1.5.2 数字签名技术 | 第15-16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6.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蓝牙技术 | 第18-29页 |
2.1 蓝牙概述 | 第18-19页 |
2.1.1 蓝牙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8页 |
2.1.2 蓝牙概念的提出 | 第18-19页 |
2.1.3 蓝牙组织SIG | 第19页 |
2.1.4 蓝牙技术的市场前景 | 第19页 |
2.2 蓝牙无线部分及基带规范 | 第19-25页 |
2.2.1 无线频段和信道安排 | 第20页 |
2.2.2 基带协议 | 第20-25页 |
2.3 链路管理器协议 | 第25-27页 |
2.3.1 链路管理器协议在整个协议中的位置 | 第25-26页 |
2.3.2 主从角色切换 | 第26-27页 |
2.4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规范 | 第27-28页 |
2.4.1 信道标识符(CID) | 第27页 |
2.4.2 层间操作及信令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密码学分析与研究 | 第29-59页 |
3.1 密码学基础知识 | 第29-30页 |
3.1.1 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29页 |
3.1.2 密码系统的组成 | 第29-30页 |
3.1.3 密码学的作用 | 第30页 |
3.2 现代密码体制的分析与研究 | 第30-57页 |
3.2.1 对称密码体制优缺点分析 | 第31-32页 |
3.2.2 对称密码中序列密码的研究 | 第32-51页 |
3.2.3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分析与研究 | 第51-5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监控座机原理及设计 | 第59-76页 |
4.1 监控座机工作原理设计及组成 | 第59-61页 |
4.1.1 监控座机工作原理及框图 | 第59-60页 |
4.1.2 监控座机主要组成模块及其功能 | 第60-61页 |
4.2 座机组成模块的具体结构及参数性能 | 第61-74页 |
4.2.1 中文液晶显示设计 | 第61-64页 |
4.2.2 语音模块ISD2590设计 | 第64-67页 |
4.2.3 键盘及其接口技术 | 第67-70页 |
4.2.4 调制解调器模块 | 第70-72页 |
4.2.5 中心处理芯片MSP430x449 | 第72-73页 |
4.2.6 蓝牙芯片Bluetooth01、Bluetooth02 | 第73-74页 |
4.3 子机系统功能及原理设计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数据加密方案 | 第76-83页 |
5.1部分 子程序的软件流图 | 第76-79页 |
5.2 蓝牙子机功能实现 | 第79-80页 |
5.3 座机数据裁剪加密方案 | 第80-81页 |
5.4 座机数据线性同余延伸加密方案 | 第81-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