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其他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PC平台的癌症辅助治疗系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针灸治癌的医学基础第10-12页
  1.2.1 癌症的发病机理第10-11页
  1.2.2 针灸治癌的机理第11-12页
 1.3 电针概述第12-15页
  1.3.1 电针的产生和发展第12-14页
  1.3.1 电针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4-15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17-31页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17-18页
 2.2 系统硬件设计第18-22页
  2.2.1 系统结构第18-19页
  2.2.2 数据采集卡第19-22页
 2.3 系统软件设计第22-27页
  2.3.1 虚拟仪器技术第22-24页
  2.3.2 虚拟仪器开发工具第24页
  2.3.3 虚拟仪器面板设计第24-27页
 2.4 穴位定位帮助系统第27-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专家帮助系统第31-43页
 3.1 专家系统第31-34页
  3.1.1 专家系统简介第31-32页
  3.1.2 专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第32-33页
  3.1.3 知识库第33-34页
 3.2 医学专家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第34-36页
  3.2.1 知识表达第34-35页
  3.2.2 产生式系统第35-36页
 3.3 癌症帮助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第36-42页
  3.3.1 专家知识数据库第36-41页
  3.3.2 癌症帮助系统面板设计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仿古典针刺手法的电针针法产生的研究第43-64页
 4.1 针刺手法概述第43-45页
  4.1.1 针刺手法的起源第43-44页
  4.1.2 针刺手法的形成第44页
  4.1.3 针刺手法的发展和现状第44-45页
 4.2 针刺补泻手法第45-52页
  4.2.1 单式针刺补泻手法第45-47页
  4.2.2 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第47-49页
  4.2.3 针刺提插补泻的讨论第49-52页
 4.3 仿古典针刺手法的电针针法的产生第52-63页
  4.3.1 符号化测量的概念及一般化模型第52-54页
  4.3.2 符号化表示原理第54-56页
  4.3.3 基于符号映射原理的电针针法的产生第56-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基于混沌理论的电针针法产生研究第64-80页
 5.1 混沌理论基础第64-72页
  5.1.1 混沌的定义第64-66页
  5.1.2 混沌的基本特性第66-68页
  5.1.3 混沌的判别第68-71页
  5.1.4 通向混沌的通道第71-72页
 5.2 Logistic混沌模型第72-74页
 5.3 基于混沌理论的电针针法产生第74-79页
  5.3.1 基于混沌理论的针法产生原理第74-76页
  5.3.2 基于频率调制的混沌针法实现第76-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默权移植与中国刑事证明标准的重构
下一篇:我国监狱制度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