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与牙菌斑聚集的相关关系
| 1 前言 | 第1页 |
| 2 理论根据及研究 | 第7-24页 |
| ·牙菌斑简介 | 第7-10页 |
| ·牙菌斑的定义与作用 | 第7-8页 |
| ·牙菌斑的结构成分 | 第8页 |
| ·牙菌斑的形成 | 第8页 |
| ·牙菌斑的微生态平衡与唾液 | 第8-9页 |
| ·影响牙菌斑形成的重要介面-唾液 | 第9-10页 |
| ·牙菌斑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 | 第10-11页 |
| ·气血津液与口腔内环境的关系 | 第11-12页 |
| ·津液 | 第11-12页 |
| ·气血 | 第12页 |
| ·虚症,实证与口腔内环境的关系 | 第12-13页 |
| ·五脏六腑与口腔内环境的联系 | 第13-16页 |
| ·心,小肠病证与口腔内环境 | 第13-14页 |
| ·脾,胃病证与口腔内环境 | 第14-15页 |
| ·肺,大肠病证与口腔内环境 | 第15页 |
| ·肾,膀胱病证与口腔内环境 | 第15-16页 |
| ·肝,胆病证与口腔内环境 | 第16页 |
| ·口渴与病证 | 第16-18页 |
| ·口渴辨证 | 第16-17页 |
| ·口干辨证 | 第17页 |
| ·口渴与病证的关系 | 第17-18页 |
| ·温病与口腔内环境的关系 | 第18-19页 |
| ·温病口渴 | 第18-19页 |
| ·温病齿诊 | 第19页 |
| ·舌苔与口腔内环境的相关性 | 第19-24页 |
| ·舌苔与口腔内微生物的关系 | 第19-20页 |
| ·舌苔与唾液pH值,无机盐含量及淀粉酶的关系 | 第20页 |
| ·舌苔与唾液免疫蛋白,溶菌酶的关系 | 第20-21页 |
| ·舌苔与唾液成份 | 第21页 |
| ·舌苔与舌面电阻 | 第21-24页 |
| 3 临床观察 | 第24-26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24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24-26页 |
| 4 结果 | 第26-39页 |
| 5 讨论 | 第39-40页 |
| 6 结论 | 第40-42页 |
| 7 文献目录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