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 第8页 |
·网络舆情技术研究 | 第8页 |
·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 第8-10页 |
·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10-11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网络舆情与应对能力概述 | 第13-16页 |
·网络舆情 | 第13-15页 |
·网络舆情概念 | 第13页 |
·网络舆情特征 | 第13-14页 |
·网络舆情生命周期 | 第14-15页 |
·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现状 | 第16-20页 |
·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进步性 | 第16-17页 |
·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 第16页 |
·实行电子政务公开 | 第16-17页 |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 | 第17-19页 |
·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17页 |
·应对网络舆情滞后 | 第17-18页 |
·处理不公 | 第18页 |
·隐瞒事件真相 | 第18页 |
·后续工作不完善 | 第18-19页 |
·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的经验模式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20-40页 |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系统因果回路图的建立与分析 | 第20-22页 |
·系统存量流量图的建立过程分析 | 第22-24页 |
·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及分析 | 第24-36页 |
·参数设定 | 第24-25页 |
·模型测试 | 第25-27页 |
·仿真分析 | 第27-36页 |
·政策建议 | 第36-4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0-42页 |
·总结 | 第40-41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硏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