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管体外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 ·人造血管的发展 | 第13-14页 |
| ·人造血管研究的现状 | 第14-18页 |
| ·人造血管的性能要求 | 第14页 |
| ·人造血管所采用的加工方法 | 第14-16页 |
| ·人造血管的材料 | 第16-18页 |
| ·人造血管强度 | 第18-20页 |
| ·周向拉伸强度 | 第18-19页 |
| ·轴向拉伸强度 | 第19页 |
| ·顶破强度 | 第19页 |
| ·手术线固位强度 | 第19-20页 |
|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21-36页 |
| ·设计背景 | 第21页 |
| ·夹持装置的设计过程 | 第21-25页 |
| ·新设计装置介绍 | 第22页 |
| ·内芯的设计和完善 | 第22-25页 |
| ·实验与分析 | 第25-32页 |
| ·不同规格内芯的实验 | 第25-27页 |
| ·圆柱实验与平面实验的对比 | 第27-32页 |
| ·试验仪器的精密度估计 | 第32-35页 |
| ·相关概念 | 第32页 |
| ·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的精密估计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周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36-49页 |
| ·设计背景 | 第36页 |
| ·夹持装置的设计过程 | 第36-44页 |
| ·关于资料推荐夹头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 第36-42页 |
| ·新设计的人造血管周向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理论分析 | 第42-44页 |
| ·新设计的人造血管纵向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的介绍 | 第44-45页 |
| ·周向拉伸强度测试装置的实验评价 | 第45-47页 |
| ·实验仪器、材料、参数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试验仪器的精密度估计 | 第47-48页 |
| ·重复性γ值的计算 | 第47页 |
| ·再现性R值的计算 | 第47页 |
|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应用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人造血管的周向拉伸及其管壁均匀性的研究 | 第49-62页 |
| ·人造血管的制备和纺织宏观结构 | 第49-50页 |
| ·人造血管的周向拉伸的实验 | 第50-51页 |
| ·管壁均匀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51-60页 |
| ·线圈结构和纱线密度的研究 | 第51-52页 |
| ·单纤维层面研究 | 第52-60页 |
| ·单纤维直径的测试 | 第52-53页 |
| ·单纤维拉伸特性的研究 | 第53-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探头顶破强度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62-67页 |
| ·设计背景 | 第62-63页 |
| ·装置的设计过程 | 第63-64页 |
|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实验仪器、材料、参数 | 第64-65页 |
| ·试验仪器的精密度估计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手术线固位强度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67-80页 |
| ·设计背景及过程 | 第67-69页 |
| ·已有的测试装置 | 第67-68页 |
| ·自行设计的夹持的装置 | 第68-69页 |
| ·手术线夹持装置的介绍 | 第68-69页 |
| ·手术线夹持装置使用说明 | 第69页 |
| ·预备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4页 |
| ·实验试样的准备 | 第69-70页 |
| ·斜切口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3页 |
| ·平切口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74页 |
| ·对ISO的一点补充说明 | 第74-7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5-79页 |
| ·斜切口实验 | 第75-78页 |
| ·平切口实验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附录一 | 第85-86页 |
| 附录二 | 第86-89页 |
| 附录三 | 第89-91页 |
| 附录四 | 第91-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